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丙申)年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于2016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丙申)年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于2016年3月8日至10日在陕西西安举行。中华民族始祖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华胥文化对中华民族具有根基意义。华胥陵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陵,是维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缅怀始祖功德、弘扬民族精神、激励爱国热情的精神纽带。华胥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一大渊源和基础,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文化的本源和民族文化的母体。

(1)请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说明对举办“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活动”的理解。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年少了爆竹声,年味就淡了许多。然而,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很明显。广州决定从2013年起,停办已连续举办了18年的春节焰火晚会,郑州取消了2013年元宵节焰火晚会,并倡议市民尽量不要燃放烟花爆竹。春节要不要禁放爆竹,在网友中引发了热议,也产生了一些分歧。

正方:燃放烟花爆竹既污染又浪费,要禁。

反方:不燃放烟花爆竹没有年味,不要禁

(2)结合材料,请你在正方或反方中任选一方,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论证该观点。

 

(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举办“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活动就是要保留华华胥陵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陵中的文化载体。因为它们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基因。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举办“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活动就是要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给我们的启示、精神上的享受。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举办“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活动有助于中华儿女体会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文化价值。④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或交往活动、交往方式)。举办“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活动、铭记传统美德,有助于人们坚守高尚的道德准则和正确的处事方法。⑤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举办“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活动,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正方:①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利于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②有利于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培育文明风尚。③有利于催生新的庆祝方式,培育和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反方:①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燃放烟花爆竹,代表人们辞旧迎新和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有利于营造节日氛围。②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燃放烟花爆竹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解析】(1)本题要求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说明对举办“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活动”的理解。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主要有文化影响人的来源、方式、特点及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结合材料逐一说明。 举办“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活动”,有利于保留华胥陵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陵中的文化载体;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给我们的启示、精神上的享受;有助于中华儿女体会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文化价值;有助于人们坚守高尚的道德准则和正确的处事方法;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选择正方或反方,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论证该观点。 无论选择正方还是反方,都必须说明理由。如选择正方,可从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培育文明风尚;转变庆祝方式,大胆创新,培育和发展好本民族文化等方面说明理由。 如选择反方,可从民族节日的重要性、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方面说明燃放烟花爆竹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要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 在2015年12月20至21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这句看似简单朴实的话,却触动着众多文化学者、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心。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其诞生至今,城市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融合。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将此转化为一条条老街道、一座座名胜古迹,还有民间手艺、历史人物等等,系在它巨大的肌体中。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精神,文物建筑是承载这种气质和精神的物质载体。如果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的风采、特色和精气神也将因此黯淡。如何才能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学者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尊重历史,尊重先人的智慧,尊重先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1)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文化遗产,是提高中国文化自信、树立城市精神的重要举措。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 2015年出了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选取了一百多个传统村落实地走访拍摄,通过找寻一个个家庭、一个个宗族的故事,探索、发现、研读着属于我们共同的文化过往,敲打着每一个游子、过来人的心胸,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古建筑专家眼里,它是“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在历史学者心中,它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古村中发生的历史故事给后人深刻启迪;民俗学者评价,它展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传统文化习俗中蕴含的强大道德力量带给人们直观的感悟、深切的感受……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它则点燃了埋藏在内心深处、感时溅泪的那份情愫、那丝愁绪。

(2)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央视《记住乡愁》这档节目的意义所在。

 

查看答案

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时指出,文化就像一个延绵不断的河流,源头来自远古,又有许多支流、干流汇合而成,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这折射出

①发展本民族文化必须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②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推动文化发展繁荣

③文化交流是中国经济、政治合作的基础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古代两河流域人们的天文历法、古埃及人的建筑科学、古希腊人的哲学与艺术等成就,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繁荣。这表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

A. 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B. 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C. 促进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的前提

D. 推动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需求

 

查看答案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①孟母三迁

②乡音无改

③卧薪尝胆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2010年我国“房市”再次呈现量价齐升的局面。仅从文化层面来说,有人认为:我们是儒文化、农耕文化,重视不动产,“成家立业”,“成家”必有房。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对房地产的特殊情结;不仅中国,反儒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房价都普偏高。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抑制房价上涨的根本措施

④文化对经济具有积极的反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