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7月12日,建立在菲律宾政府非法行为和诉求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7月12日,建立在菲律宾政府非法行为和诉求基础上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就涉及领土主权及海洋划界等仲裁庭本无管辖权的事项做出了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对此,中国政府郑重声明,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违背国际法,仲裁庭对此案没有管辖权。仲裁庭裁决是非法无效的,中国不接受、不承认。

7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强调,中国尊重和践行国际法,在坚定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坚持通过规则机制管控分歧,坚持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致力于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

(1)中国政府的态度和声明是如何体现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

(2)南海是诸多国家矛盾交织之地,但是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又是完全有可能的。请从国家利益这一角度分析上述说法的合理性。

 

(1)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中国政府对所谓的南海仲裁不接受不承认,坚决捍卫了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3分)②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在坚定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坚持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体现了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3分)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致力于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体现。(2分) (2)国家利益是国家关系亲疏冷热的决定因素。(2分)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诸多国家在南海的利益对立,使得南海成为诸多国家的矛盾交织之地;(2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南海争议各方作为近邻在南海存在共同利益,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是完全有可能的。(2分) 【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回答中国政府的态度和声明是如何体现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首先,要明确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材料中,中国政府对所谓的南海仲裁不接受不承认,坚决捍卫了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体现了这一点。其次,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一点材料中主要是指中国坚决维护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坚持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第三点,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材料中,我国坚持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致力于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体现了这一点。 (2)本题要求考生从国家利益这一角度分析上述说法的合理性。涉及到国家利益,这里需要考生明确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此外还有两个小的方面,一个是利益的对立,另外一个是共同的国家利益。考生作答时要分别加以说明。最后,侧重于阐述共同利益,从这个角度说明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是完全有可能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之后,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幕正式开启。

材料一 2016年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再次部署供给侧改革,强调“十三五”时期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材料二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着力化解产能和降本增效。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完善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降低企业交易、物流、财务、用能等成本,坚决遏制涉企乱收费行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在加强供给侧改革中应发挥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在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

 

查看答案

面对全球经济的低迷,中国企业经营困难不断增加,许多企业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面对“严冬”,大量企业首先选择大量裁员、缩减生产、降低成本。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一份内部数据显示,去年约有50%以上的煤炭企业下调了职工工资。

运用劳动和就业的有关知识,谈谈面对企业裁员风暴,劳动者应该如何应对?

 

查看答案

2016年9月4~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峰会主题,达成了多项共识。作为东道主,中国就应对世界经济挑战、建设好二十国集团提出的方案和主张,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这说明(  )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增强,发挥作为大国的担当 

③中国大气包容,兼顾他国所有关切

④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菲律宾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于2016年10月18~21日对中国展开了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杜特尔特总统就任后,作出了与中国重建友好的选择,愿意回到对话合作的轨道,体现了菲律宾人民的愿望,符合菲律宾国家民族利益,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可能阻挡。就此我们可以做出如下解读(  )

①中菲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损     

②为人民服务的共同愿望,促使两国重归于好 

③求和平、促发展,已成为中菲两国的共同选择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舞台上已不再有市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年9月4~5日,我国作为东道国主办了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

习近平主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要选择,要在世界经济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各国要在世界经济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需要(  )

①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②顺应全球谋发展、求合作的时代潮流

③提高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④维护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