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7 年 5 月 10 日是第一个“中国品牌日”。在品牌建设中,质量是基石。...

2017 年 5 月 10 日是第一个“中国品牌日”。在品牌建设中,质量是基石。针对质量问 题,管理学界进行了诸多有关企业质量竞争力的研究。以下是一种常见的企业质量竞争力 模型。企业对于质量的关注度、管理理念、激励机制。

企业特有的管理模式、专利技术、研发能力

企业能够掌握的人力资源、材料资源和技术支

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质量标准和质量诚信氛

 

利用材料中给出的模型,分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当如何提升自身的质量竞争力。

 

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经营战略,努力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关注消费者的满意度;应当通过自主创新,形成自身在技术、品牌、 质量方面的竞争优势;坚持诚信经营,用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树立企 业的信誉和形象。 【解析】本题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品牌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利用材料中给出的模型,分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当如何提升自身的质量竞争力。本题考生在组织答案的时候需要注意材料中给出的企业发展经营的模型,从质量文化、质量能力、质量资源以及质量环境的角度依次展开分析。故主要分别涉及到企业的经营战略、自主创新以及诚信经营等角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2016 年,文化娱乐消费及相关指标。

 

年份

GDP(亿 元)

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元)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农村居民收入为 1)

文化娱乐人均

消费支出

(元)

文化产业增加 值/GDP(%)

2012

540367

16510

2.88

- -

3.48

2013

595244

18311

2.81

576.8

3.67

2014

643974

20167

2.75

671

3.81

2015

689052

21966

2.73

760.1

3.95

2016

744127

23821

2.72

800

4.07

 

附: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之比由 2013 年的 5.4∶1,降低到 2016 年的 5.0∶1。全国

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的人均消费支出比 2013 年增长 38.7%;年均增长 11.5%,增速比同期全 部人均消费支出高 2.5 个百分点。

材料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革新,买书、旅游、看电影等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 已经发生了很多改变。更加个性化的选择与潮流化的追求并存。网络文学、电子书、网络 直播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依托丰富文化遗产的深度体验式旅游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回 归剧场、重塑经典的呼声及艺术品味的逐步提升对各类演出的艺术水准提出了新期待…… 随之而来的是我国文化产业格局的变化。相关数据显示,在文化产业的十个类别中,以 “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文化艺术服务业发 展迅猛。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消费相关理论,分析我国居民文化娱乐消费变化的原因及影 响。

材料三  “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要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然而同质化、低端 模仿的文化产品仍然大量存在、“唯票房论”等盲目追求利润的观念充斥着不少经营者的头脑、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还远未实现,资源利用率 不高、创新力不足、发展不够均衡等都是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从社会上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三个最重要环节的角度,针对材料中问题的解决提 出建议。

 

 

 

(3)在“十三五”时期间,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源源不断的创造出更为优 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有人认为,只要利用好互联网+的新趋势,在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大投 入,文化生产力就可以迅速发展。请你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对如上观点进行评 析。

 

查看答案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中,失业者饥寒交迫,而农场主们却把一桶桶牛奶倒入河中, 让庄稼烂在地里。这种现象说明

A.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B. 资本主义生产盲目扩大趋势愈演愈烈

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 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资水平亟待提高

 

查看答案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其特殊性在于

①生产出生产资料   

②创造出剩余价值

 

③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④创造出商品的价值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当前西方国家的三种经济模式在市场发挥作用的大小、政府干预程度和社会保障水平三 个方面进行比较,按大到小,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所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在市场作用大小方面,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

②在市场作用的大小方面,日本模式>美国模式>德国模式

③政府干预程度方面,日本模式>德国模式>美国模式

④社会保障方面,日本模式>德国模式>美国模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明确指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B.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

C. 阐明我国与资本主义共同的制度特征

D. 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奠定理 论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