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不足,岁计有余”,点滴努力的慢工,足能让人取得惊人的成绩。近代学人杨树达就曾将其...

不足,岁计有余”,点滴努力的慢工,足能让人取得惊人的成绩。近代学人杨树达就曾将其书斋定名为“积微居”,在那里,一张张学术资料卡片如百川汇海,最终融汇成为一部部传世佳作。杨树达的成功在于:

A. 勇敢面对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B. 善于捕捉各种成功的机遇

C. 精于在发现不足中追求完美

D. 在量的积累中提高文学素养

 

D 【解析】通过材料中的“不足,岁计有余”,点滴努力的慢工,足能让人取得惊人的成绩、“积微居”可以看出,本题在于强调量变的重要性,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故杨树达的成功在于在量的积累中提高文学素养,D适合题意;其他选项不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9月25日,历时22年的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的“观天巨眼”——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竣工,这个由我国科学家自主创新建造的大科学装置投入使用后,对科学研究有极其重大的科学意义:可观测的天体数目将大幅度增加;它将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其中蕴涵着大量新发现的机会;它的研究涵盖广泛的天文学内容,    甚至可以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观天巨眼”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表明:

①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②人们可以利用认识工具在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正确认识

③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与实践条件的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

④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依靠中介系统相互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11月18日下午顺利返回着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天官二号空间实验室工作生活了30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利用

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世上没有尚未揭示的事物,只有不可揭示的事物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决定的客观存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在验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实验时,由于客观条件影响,出现两球不同时着地现象。据此该学生认为,不能以某一次具体实践结果检验认识的正确性。支持该学生观点的认识论依据是: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②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③实践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发展的     

④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正值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而将其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分为一个“节气”, 形成“二十四节气” 并用于农业生产。这表明:

①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②“二十四节气” 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③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过程   

④认识总是来源于实践并能够指导实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3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全国“爱肝日”。某医院肝硬化诊疗中心主任强调,当我们的肝脏有异常时,它会主动发出诸如身体感到疲乏无力,肝区有疼痛,手上出现肝掌等信号,这其实在提示我们要釆取防范和治疗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肝脏有异常时发出信号表明人体能够对异常情况作出反应

②肝脏有异常时发出信号表明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③肝区有疼痛等信号说明“第二信号系统”是确认意识的主要依据

④手上出现肝掌等信号是防范和治疗肝脏异常的客观依据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