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一表述,通过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一表述,通过2016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度进入公众视野。

   材料一:201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1623.9万吨,再获丰收。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滥用现象严重,19%的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农业生产成本过高,农产品价格全面高过国际价格,竞争力低下;中低端农产品生产供给与市场群体对优质农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卖不出去”与“买不到” 共存。

   材料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某县针对当地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环境脏乱差,农村老龄化、空心化严重,年轻、知识型劳动力大量流失等问题,以新发展理念指导,科学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村委主体、村民自治”的多元化主体治理体系,合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吸引“心中有乡愁”的青壮劳动力返乡,以“绿水青山”孕育“金山银山”,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业结构更顺更优,农民生活不断提高、农村面貌日新月异。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一中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释该县是如何合力打造美丽乡村的。

(3)作为公民,该如何参与政府进行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①加强农业环境和生态修复,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②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 ③以市场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 (2)①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本地美丽乡村建设。 ②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积极履行组织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职能,开展人居环境政治,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③村民委员会带领广大村民实行村民自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调动青壮劳动力返乡建设的积极性。 ④村民切实实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积极履行义务,在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中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实际本领。 (3)①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民主决策,为政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谋划策。 ②正确行使监督权,政府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促进政府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 ③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理解、支持政府推行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④依法有序参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 【解析】本题以我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一中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解答本题首先要求考生针对材料一中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有效提取,即:土壤污染严重、农业生产成本过高以及中低端农产品生产供给与市场群体对优质农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等,故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加强农业环境和生态修复能力,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释材料二中该县是如何合力打造美丽乡村的。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即首先要求考生对材料中该县的具体的做法进行梳理归纳:以新发展理念指导,科学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村委主体、村民自治”的多元化主体治理体系、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故考生可以分别从党、政府以及村委会等多个角度进行展开表述即可。 (3)本题要求考生分析作为公民,该如何参与政府进行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题目主要涉及到公民的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以及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知识,总的来看,本题难度相对较小,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一个理解与运用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9月14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公共精神的本质就是要求公民从主观意志到实际行动上都要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这其中所承载的公共关怀更为重要。”公共精神的树立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公民意识的体现,也是最好的民主演练。可见,培育和弘扬公共精神(   )

①利于公民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意识,引领社会风尚

②推动了广大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广泛参与,体现当家作主

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扩大民主管理

④可以提高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依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公众权益的重要决策,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都须通过多种方式扩大公众参与。公开征求意见的采纳情况应予公布,相对集中的意见建议不予采纳的,公布时要说明理由。这一规定强调

①必须保障公众有序的政治参与

②扩大政府科学决策的信息资源

③加强行政内部监督,回应政务舆情

④使政府履行法定职责,维护政府权威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年6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这表明

A. 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是统一的

B. 政府决策能够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C. 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D. 公民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查看答案

2016年9月30日,国务院通知要求紧紧围绕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统筹推进本地和外地非户挤人口在城市落户.实行相同的落户条件和标准.确保城市新老居民在住房保障、医保、养老等方面同城同待遇。这表明政府

①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②提高管理基层公益事业的水平

③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④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6年12月,云南省国资委、福建民营企业新华都集团及云南白药控股有限公司签署《股权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白药控股的股权结构将由云南省国资委持有100%股权变为由云南省国资委和新华都集团各持有50%股权。此举有利于

①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力,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②激发企业经营活力,完善市场化的公司治理体系

③推动国有资本、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提高公司的资源整合能力

④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平等,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