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曾经的丝绸之路,是东亚强盛的象征,如今的“一带一路”,则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聚集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一带一路”能推动沿线各国文化的繁荣,依据是
①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交流
②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能与文化相互影响
③各国文化在交流中可以相互认同共同发展
④各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遵循普遍的规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古代的工匠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令国人自豪、让世界惊叹的精品之作。而当下,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中,我们却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我们必须
①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汲取营养
②坚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
③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坚守自强不息这一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东北土地辽阔而气候寒冷,为更多接纳阳光,院子常十分宽大,宅墙内空地甚多,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为冬季多纳阳光;冀南和晋、陕、豫等地,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利用西厢减少东厢的西晒;西北甘、青一带,风沙很大,院墙加高,称为“庄窠”。这些特点体现了( )
①中华文化在继承中积累而成 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我国各地文化的差异性 ④文化遗产对研究文明演进的意义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唐代诗词108部系列微电影》用讲故事的方式重新解读、建构唐诗精华和精神本质,更适应了当今人们的欣赏和观影需求。用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这意味着( )
①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③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前提和基础 ④文化创造活力能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7年1月1日,新环保法实施2周年。环境保护不仅需要有法可依,更需要严格执法和监督。对政府执行新《环境保护法》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国家机关是( )
①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协 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③各级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 ④各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编纂民法典以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民法总则草案三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积极回应了社会关切。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全国人大代表行使了立法权和表决权
B. 全国人大有决定国家和社会重大事项的权力
C. 中国共产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
D. 立法过程充分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