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纲要指出要做优做强做大一批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十三五”末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材料说明
A. 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把经济效益摆在首位
B. 文化的力量通过实践可转化为物质力量
C. 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 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写道: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注:语言是一种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从材料中我们得到的结论是( )
A.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C.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D. 文化的发展是历史的叠加过程
201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过去的几十年来,广西在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大发展,充分显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为响应自治区60周年大庆筹备委员会的号召,南宁二中准备面向全校师生征集大庆活动方案。
(1)请你为60大庆活动设计一种新颖可行的活动形式。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优越性?
有人认为:“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任何国家都可以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为维护本国利益可以采取一切方式和手段。”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请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说明。
2017年2月某市召开了党代会,市委对全市人民作出庄严承诺:未来五年要与全市人民一起建设“经济发达,就业充分,收入增加,保障健全,环境友好,生态改善,文化繁荣,城乡文明,诉求畅通,公平正义,平安和谐,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回答,党为什么对全市人民作出以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