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至2014年...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年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600万人左右的水平。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稳增长、保就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稳增长、保就业”的政策是对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大的反映,并有利于该问题的解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这两个规律,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就业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解析】本题以“稳增长、保就业”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稳增长、保就业”政策的理论依据,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本题答题知识范围明确,即“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生解答时首先明确“寻觅社会的真谛”主要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改革)、社会历史的主体。政策作为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因此考生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的角度进行切入;政策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展开的,因此考生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的角度进行切入;政策关注民生、就业,因此考生可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角度进行切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习近平强调,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养分,从儒家经典中寻找解决现实难题的办法,引起社会对儒家思想的高度关注。习近平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讲话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的知识,说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查看答案

人制造了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又会对人的就业产生影响,一方面会使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减少,另一方面会使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就业岗位增加,这种变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机器人与人的关系。

 

查看答案

被视作“有可能是量子霍尔效应家族最后一个重要成员”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中独立观测到。这是在美国物理学家霍尔于1880年发现反常霍尔效应133年后,首次实现的反常霍尔效应的量子化,也因此被视作“世界基础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科学发现”。据介绍,在当今信息社会,半导体技术飞速发展,但电脑运行中热量如何散发成为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将有望解决这一难题。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查看答案

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    )

①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

②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

③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

④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国务院批准《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以便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市场和企业的活力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主要体现了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B.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是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通过变革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