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说明( )
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②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无止境的
③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④系统优化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当前,“互联网+”概念引发了各方关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将更快地与传统产业相融相生,PC互联网时代将升级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这表明( )
①事物之间的联系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确的是( )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漫画《塑造》所蕴含的哲理是( )
A. 认识的对象具有多重属性
B. 认识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影响
C. 意识是移入人脑的客观存在
D.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 )
A. 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B. 意识是主观的也是不真实的
C. 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