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换挡提速,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氛围更加浓厚,行政审...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换挡提速,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氛围更加浓厚,行政审批加快了,执法扰民现象也在减少,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这表明法治政府建设有利于

提高政府的权威                      ②保障公民各种利益诉求

提升公民民主意识和参政能力          ④提高政府的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依法行政的知识。各种利益诉求表述不正确,应为合理诉求,故选项②错误。选项③选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选项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针对较为普遍的人、户分离现象,深圳实行了本市户籍选民可以自由选择在户籍地、工作地和居住地登记的办法,并通过网络实施选民资格转移,方便选民就近登记。这样做的日的在于

A. 扩大选民直接选举的范围

B. 保证选举结果体现每个公民的意愿

C. 保障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D. 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

    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1)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

(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请列举两个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契合的名言或名句。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材料一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2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

材料二

    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1)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就如何加快高铁更好地“走出去”提出两条政策建议。

(2)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

 

查看答案

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③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④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习近平反复强调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他把理想信念看作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安身立命的根本”,比喻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这些论述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①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

②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

③理想信念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

④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取决于文化水平的高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