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和善良风俗(包括社...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和善良风俗(包括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的简称。我国民法总则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反公序良俗”,“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这表明在国家治理中

① 法律和道德可以协同规范民事主体活动

② 道德的践行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③ 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的支持

④ 道德法制化是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的根本渠道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A 【解析】本题以总则的相关规定为素材,考查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理解。材料所述民法总则的规定,是运用法律强化“公序良俗”在民事活动中的规范作用,因此不难看出①②符合题意。“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强调的是法律对道德的保障,而不是道德对法律实施的支持,选项③不符合题意。法律和道德都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但两者调节的领域是有区别的,并非所有道德问题都能够法制化;另外,树立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还是要靠全体社会成员道德修养的提高,故“根本渠道”的说法也不正确,④不能入选。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可以看出

① 竞争、合作与冲突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 中国与西方国家既有合作,又存在竞争与冲突 

③ 维护我国国家利益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出发点 

④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年7月8日,美国和韩国正式宣布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引发韩国国内巨大争议以及本地区国家强烈不满。8月14日,“要和平,不要‘萨德’”——韩国民众再度举行大规模反“萨德”集会。主办方表示,韩国政府声称部署“萨德”是为了抵御朝鲜核与导弹的威胁,但事实上部署“萨德”只会带来地区核对抗和军备竞赛,威胁到韩国和平与安保。由此可见(  )

A. 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B. 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

C.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D. 各国正在展开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查看答案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命运共同体”指在维护和追求本国安全和利益时兼顾他困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推动各国共同发展,分享、合作、共赢、包容等是其中的关键。我国倡导“命运共同体”说明

① 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符合我国国家利益

② 和平共处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 平等对话是解决国际争端的唯一手段

④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6年7月12日,在所谓“南海仲裁案”结果出炉之后,中国再次表明了一贯、鲜明、坚定的立场:不接受,不承认,不执行。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加剧,越南、菲律宾等国相继提出所谓“主权诉求”,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大国搅局,使南海由“平静之海”变为“复杂之海”。某班同学就此展开讨论,最切合讨论主题的观点是

① 国家间的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② 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③ 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仍然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④ 世界的发展问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各国的利益和命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习近平站在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的前端,倡导合作发展理念,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义利观。下列做法与材料主旨相符合的是

① 广泛地与各国交流合作,建立军事集团   

② 坚持以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矛盾和分歧

③ 实现自身利益与其他国家利益的完全统一 

④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好与别国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