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侧重需求管理的经济政策作用逐渐下降。从2016年开始,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表明
①认识的发展需要以推翻原有的真理为前提
②真理具有反复性、上升性
③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捷克作家卡佩克在科幻小说《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写道:最早的机器人按照主人的命令默默地工作,从事繁重的劳动。后来,机器人发现人类十分自私和不公正,于是,具有优秀体能与智能的机器人开始造反并消灭了人类。其实,卡佩克的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因为
①机器人虽然具有思维能力,但它由人创造,始终要受制于人
②人类战争是有意识的活动,而机器人不具备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③机器人的意识无法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在与人类的战争中必然失败
④机器人的本质是思维模拟,不可能独立从事类似人类战争这样的创造性实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在同一瞬间,飞矢既在这一点上,又不在这一点上。这种观点
A. 否认了绝对运动 B. 否认了相对静止 C. 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D. 属于辩证法观点
2018年世界哲学大会将在北京举行。100多年来,历届世界哲学大会一直在不断反思,研讨关于科学、文化、宗教、人生的重大哲学问题。哲学家们不断反思、研讨重大哲学问题的原因是( )
①探索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哲学家的使命所在
②哲学给人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③哲学能帮助人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每个具体问题
④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函,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各级各类教材要进行修改,“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两者分别是指从“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算起、从“九一八事变”算起至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专家认为:“十四年抗战” 有历史支撑,有助于全面研究抗日战争,有助于否认和美化侵略战争的错误言论,有助于正确理解反法西斯战争“全程抗战”含义,有利于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可以根据时代需要重新认识历史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交融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④真理和谬误总是相伴而行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016年1月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研发大国。在众多指标中,我国理工科人才供应居世界第一。对此,有关专家表示价值观的培养在人才培养中尤为重要,因为从某种角度而言,科技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不仅要知道怎么使用它,还要知道运用科技的方向是否正确。这表明
①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促进科学文化修养的提升
②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对实践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③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运用科学知识造福社会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影响着科技运用的方向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