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将出现两次立春,被认为“双春年”。有人认为,“双春”代表着“多子多福,婚姻幸福”,所以双春年是婚娶生子的好年份。对此,青年学生应采取的态度是
A. 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B. 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C. 崇尚多元,尊重个性
D. 远离迷信,彻底取缔
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我们读出了其故乡黄土地的厚重与粗犷;在沈从文的《边城》中,我们领略了其故乡湘西特有的纯朴与清灵;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们感受了其故乡红高粱的质朴与热烈……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这说明
A. 不同地域的文化各有特色
B. 优秀文学作品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 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D. 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好书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智的启迪、理的感悟、情的陶冶。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两次写入“全民阅读”、“一起阅读”,2016年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希望全民阅读形成氛围”。提倡“全民阅读”的文化依据是: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②全民阅读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阅读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和社会的道德力量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此次论坛将“一带一路”建设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材料一 在本次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让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成为共同努力的目标”得到各国领导人的积极回应,为未来“一带一路”明确了合作方向。中国同与会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了全面的政策对接,签署了几十份合作文件,确立了未来一段时间合作的重点领域和路径。各国通过本次论坛确定了一批重点实施项目,使得“一带一路”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宽广,程度越来越深入。同时,中国宣布丝路基金将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坚实的投融资支持。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核能、航空、电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制造业体系成熟,综合配套能力强,在诸多领域拥有优势产能。阿拉伯国家拥有资源、资金等优势,对基础设施和推进工业化的需求很大。
近年来,阿拉伯国家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向东方、投向中国。而扩大向西开放,拉紧同阿拉伯世界的经济纽带,也是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现实需要。
中国与阿盟已建立政治战略对话机制,顶层设计日臻成熟,务实合作显露活力,人文交流丰富多彩。
(1)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曾经是“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语出《圣经》,比喻富饶之地、幸福乐土),如今很多地方却成了冲突动荡和危机挑战的代名词。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对沿线各国重新“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意义。
(2)习近平主席曾指出,中国同阿拉伯国家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双方应该打造中阿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
随着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共享产品越来越多,分享经济成为时下最炙手可热的商业模式。然而,与之相伴的烦恼也接踵而至。以共享单车为例,各种不同程度的破坏行为层出不穷:被用户随意停放甚至带回家、二维码被毁、车上被贴广告、车座被恶意破坏、被私自加锁占为己有……,暴露出我国分享经济领域法治缺失和信用体系不健全,成为分享经济“成长中的烦恼”。
随着共享单车在全国各地超量投放,传统自行车行业订单如雪片飞来。业内估计2017年订单将超过3000万辆,占我国自行车产能的60%以上。许多自行车生产企业大幅扩充产能,甚至其他本无涉自行车生产的企业也开辟了专门的自行车生产线,共享单车生产正呈“井喷”之势。但是,与单车行业蓬勃发展对应的是城市需求有限。据国内某权威机构估测,整个市场对共享单车的总需求量不到2000万辆。另外,国内自行车企业在高端变速器、碳纤维等零部件方面缺乏自给能力,目前火热的共享单车大部分仍为低端通勤车,一些知名的自行车企业正沦为共享单车代工厂。
(1)分享经济的发展对国家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如何通过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来解决分享经济“成长中的烦恼”。
(2)有业内人士担扰,共享单车市场格局初定之后,自行车行业将出现严重产能过剩的局面。结合材料,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谈谈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出现自行车产能严重过剩。
(3)武汉某校团委组织部分团员成立了共享单车文明服务队,利用周末走上街头清洗弄脏的单车,将随意停放的单车摆放整齐,并张贴宣传标语号召市民文明骑行,请你帮他们写两条宣传标语。
习近平主席在外交场合多次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提出了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等主张,愿意同世界各国共同致力于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与进步。我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是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②能够更好地协调政策与行动,实现各国合作共赢
③消除各国分歧,实现世界的普遍安全与持久和平
④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利于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