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2016国际儿童早期阅读与成长论坛...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2016国际儿童早期阅读与成长论坛在郑州举行

②柴达木盆地建成并安全并网大规模光伏电站

③2016年中国外交部提出和平解决克里米亚问题主张

④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美食热潮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解析】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产品。文化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故①题肢④说法测现象属于文化现象。题肢②说法的是经济现象,题肢③说法的是政治现象。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万里丝路,连通东西方,跨越古与今。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中提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擘画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和路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一带一路”、怎样建设好“一带一路”等重大问题。习近平主席阐述的美好愿景,传承着丝路精神,顺应了时代潮流,是我们沿着这条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宁和谐美好远方的行动指南。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的理解。

 

查看答案

一直以来,放眼全球只有美国的“波音”和欧洲的“空中客车”两家公司独领风骚。2017年5月5日,我国第一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成功首飞。 

它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研制人员共攻克了100多项关键技术。C919大型客机的生产、配套、组装涉及200多家企业、22个省市,近20万人参与其中,推动建立16家航电、飞控、电源、燃油和起落架等机载系统合资企业。 

有数据表明,民航大飞机项目若形成产业,一名飞机制造厂工人的背后是对80名下游零部件领域工人的需求;民机项目将为相关产业提供12倍于从业人数的就业机会。而每向航空工业投入1亿美元,10年后航空及相关产业就能产出80亿美元。 

经预测,未来20年仅我国航空运输市场就需要干线客机近6000架,价值近9000亿元。目前,C919已经获得全球23家用户570架订单。

依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C919首飞成功带来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神马”、“辣么美”、“表酱紫”……不知从何时,这样的网络新词开始充斥到社会生活中。近期,南宁一位小哥在录制失恋视频中表示难受想哭,结果因为他的一口方言,大家听成了“蓝瘦香菇”。 “蓝瘦香菇” 一时成为网络新词。深圳某家企业及时扑捉商机、迅速抢注了“蓝瘦香菇”。

有人认为,网络新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接地气”的用语,这是对社会现象的集融,能帮助人们更便捷,也更有趣的交流。网络新词,爆发人类语言创新的“洪荒之力”。 有人则认为,大量使用网络新词,严重影响了词义句意的表达,会对传统的汉字文化造成伤害。网络新词,实则是对汉字文化的一种亵渎、对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曲解好不尊重。

⑴对网络新词的使用,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明其理由。

⑵针对网络新词的使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其原因。

⑶网络新词的推广和使用需谨慎,请你就此提出两条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法治文化是指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生长出来,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积淀下来的,人们对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包括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内容。法治文化意味着法治精神得以普遍化地实践和实现,社会活动是按照法治精神实践的方式、过程和实现的结果。

法律只有经过与之相适应的、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的解读,才能为人们所理解,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从历史上看,中国社会长期受封建统治,其后果是造成了法治基础相对薄弱。反映在文化上,人治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较为深远。从传统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变,不仅是法律制度不断健全的过程,也必然是人们的政治、文化观念转变的过程。只有形成了与现代法治要求相适应的文化观念,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以新的观念、道德推动法律的执行和发展,从而为法律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1)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法治文化。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分析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

(3)请你就如何“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写出两条宣传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每条20字以内)

 

查看答案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根植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固有气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鼓励人民群众的不断创新,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依据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