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二十四节气”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彰显着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申报“二十四节气”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最为正确的选择。

  材料二“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申报“二十四节气”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最为正确的选择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理由。

  (3)针对“二十四节气”对现代农事指导功能减弱的现状,请提出两条增强“二十四节气”指导功能的方法论建议。

 

(1)①“二十四节气”是中华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申遗不仅对研究中华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②“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申遗对于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③文化影响人,优秀文化塑造人,“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实践活动、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推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积极作用;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相匹配,挖掘“二十四节气”丰富文化资源,对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2)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二十四节气”是基于中国农业社会的客观实际探索而形成的。②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有指导作用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二十四节气”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民生活的体现。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十四节气”是基于实践又经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⑤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二十四节气”对推动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指导意义。 (3)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对“二十四节气”进行批判继承。②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坚持在实践中对“二十四节气”进行创新。 【解析】本题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作用、文化遗产的地位、文化对人的影响唯物论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申报“二十四节气”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最为正确的选择的理解,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分析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申报“二十四节气”为世界文化遗产分析现实意义。 (2)本题考查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理由。解答时首先明确唯物论主要包括: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等;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分析意义;解答时要按照世界观、方法论和材料分析顺序答题。 (3)本题是开放型题型,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思维能力,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点睛】演绎型主观题(“体现型”):这类题目的形式一定是给出相关的情景材料,且一般包含着多层意思,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从逻辑思维形式讲,此类题属于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式主观题。解答此类题须先将材料分成若干层意思,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疏理——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6年1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座谈会,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材料一放与管相辅相成,有效的管就可以更多的放,管得好才能放得活。要围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实行相关部门联合监管,避免重复检查、增加企业负担。加快建立完善失信惩戒制度,增强随机抽查威慑力。“放管服”改革在推动政府职能重塑中释放出巨大红利,透明、便利、公平的整体创业环境正在普遍形成,对新动能成长、就业扩大、结构升级的重要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材料二“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关键所在。针对目前改革中仍存在的不到位、不配套、不衔接等问题,必须进一步转变理念,持之以恒进行政府自我革命,以壮士断腕精神把“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用政府自身一时的痛换来人民长远的利。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政府“放管服”改革对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并分析企业如何抓住改革发展机遇。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政府怎样把“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方向推进?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皇帝为“演试亲耕”划出的一块土地恰好“一亩三分”,后来“一亩三分地”被人们引申为“自己的小地盘”之意。有人指出: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各个地区谁先跳出“一亩三分地”,谁就能加快创新发展,谁也就能更好地种好“一亩三分地”。这一观点

A. 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B. 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要求

C. 表明坚持联系观点就能推动是事物发展

D. 说明价值选择决定人的价值判断

 

查看答案

2016年12月31日习近平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说: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习近平这一论断的依据在于

①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是推动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

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正确的价值观对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④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推动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年2月1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说,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来说,加强自律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否做到慎独慎微,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下列与“慎独慎微”哲学寓意相近的观点是

①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尚书》

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③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诗经·召南·采蘩》

④一人传虚,万人传实。——汉·王符《潜夫论·贤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7年2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G20会议前发布了“12种最危险的耐药细菌名单”。世卫组织医疗体系和创新助理总干事Marie-Paule Kieny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该名单的初衷“并不是以新的超级细菌来吓唬人,而是旨在向研究人员和制药公司阐明并指出在抗菌药的研发中应该重视什么”。材料表明的哲学道理是

①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客观与主观的高度统一

②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人们更加合理地展开实践活动

③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可以依据事物的自身性质建立新的联系

④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