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对于这一年的经济工作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指明:稳中求进是2017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

2016年,我国经济稳中趋缓、稳中向好,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这些都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密不可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适度扩大支出规模,预算安排保障重点、关键领域的支出,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保障的支出,支持实体经济升级,严防各级政府财政性资金流向产能过剩行业。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财政政策是如何通过影响供求关系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的。

 

材料二 移动支付就是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与服务进行支付结算的一种方式。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规模已经扩展到美国的约50倍。

截至2016年,中国有大约7. 31亿网民,其中95%的人会通过手机上网,大约60%的人通过手机来进行支付,其中最受欢迎的两个支付平台是支付宝和微信。在调查中,有79.6%的用户是因为操作简单、方便而选择移动支付;选择无需带现金或银行卡这一原因的用户占比为47.5%;优惠促销活动多,占比为30. 7%。从出租车、就餐、医疗付费、水电费、超市购物、停车费、音乐会到公共汽车售票,移动支付无所不在。线上和线下的结合甚至走进社区菜市场这种最传统的购物场所——用手机扫一扫,就能够把晚餐食材带回家。

注:中国网络购物交易中80%以上是通过手机端交易的。

注:中国中青年一代大约超过4亿人,2016年,全国的80后人均网上支付金额超过12万元,而90后移动支付占比近92%。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原因,并说明移动支付的积极影响。

 

(1)①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降低成本,从而增加企业利润,扩大企业投资,增加有效供给;②财政支出突出针对性,注重精准发力,优化产业结构,能增加有效供给;③企业税负减轻,既可以调动企业投资积极性,又可以通过降低商品价格来扩大消费需求;④优化资金流向,加大民生支出,适度扩大支出规模,提高支出的有效性,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推动消费需求和有效投资需求的增长;⑤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2)原因: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规模大;网购是推动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移动支付以中青年为主,其消费观念较易接受新事物;操作简单方便促进移动支付快速发展;影响:消费者——减少现金使用、方便生活,改变消费方式、提高消费质量。商家(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便于掌握消费信息,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国家——金融创新,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增长。 【解析】本题材料一以稳中求进是2017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材料二以移动支付的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财政政策是如何通过影响供求关系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的。通过审读设问可以看出本题着重考查的是财政的相关知识。故结合材料的表述,考生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着重可以从企业减税降费措施的实施、财政支出突出针对性、优化资金流向,加大民生支出等角度进行展开进行表述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原因,并说明移动支付的积极影响。本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小问题,首先,第一个问题,考生需要根据材料的表述,从中提取出关键性的信息,然后表述出人群规模不断扩大、网购以及操作简单方便与消费群体等相关内容即可;其次,第二个小问题,考生可以分别从对消费者、企业以及国家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归纳即可。 点睛:规范化答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审设问 1、明确知识范围: 知识类别:经济学、哲学、政治学 知识形态:微观、宏观 2、明确问题指向: 单一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复合型:谈认识、作分析 3、明确设问主体: 经济学:政府、企业、个人等 政治学:国家、政党、公民等 第二步:审材料 1、读材料时既要把握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又要把握材料中的隐性信息。 2、回归教材,试题虽然千变万化 , 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读题时 , 必须判明答题要用到教材中的哪几课、哪几节、哪几框的内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的范围。 3、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做到有的放矢,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第三步:调用知识(回归教材) 1、依据关键词,直接调用(关键词本身是学科基本概念,则直接调用) 2、把握知识联系,联系调用(依据关键词,通过演绎、推导,找到可用知识) 3、概括具体信息,归纳调用(关键词比较具体,与学科理论不能直接对应'则先归纳再调用) 4、依据设问,有效调用(知识调用要根据设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调用,反对盲目堆砌和过度引申) 第四步:确定答题思路 1、确定大逻辑:要点之间的逻辑,包括有几个要点,要点之间如何排列; 2、确定小逻辑:要点自身的逻辑,即要点如何展开,包括有几个关键词,如何排列。 第五步:写答案 1、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反对不分段落层次的“一块板” 2、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 3、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 4、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杭州钟流毓秀,远古即孕育了灿烂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宋室南迁,在此建都,不少中原地区缙绅仕宦移民杭州,使中原文化在此积淀,与杭州原有文化相交融,重新打造出具有浓重北方韵味的特色江南文化。材料表明

①杭州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③中华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④不同区域文化渐趋融合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一改过去藏在“象牙塔”的状况,对百姓开放的公益专场演出汇聚了汉、藏、蒙、维、佤、傣等多个民族的舞蹈艺术作品,让群众在欣赏舞蹈艺术魅力的同时,领略到各具特色的民族艺术风采。从专场演出的剧目门类我们可以看出

A.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

B. 丰富厚重、多姿多彩,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C.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D.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中国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启示我们应当

①珍惜民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②捍卫人类尊严,主导世界发展

③弘扬民族精神,维护世界和平

④树立忧患意识,增强综合国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663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至4.3%: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至1.5%。一般来说,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对经济产生影响的传导路径是

A. 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储户实际收益减少——居民减少存款——降低消费需求

B. 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银行利润增加——增加货币投放——扩大投资需求

C. 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利润提高——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D. 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银行贷款额度减少——促进企业创新——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查看答案

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反腐的动力,更是反腐的意义。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精彩纷呈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击中了当前反腐的社会心愿。该剧的热播表明(    )

①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积极弘扬时代主旋律      

②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立足于社会生括实践

③观众的喜好是评判艺术作品优秀与否的根本标准

④当前反腐的社会心愿是创作优秀艺术作品的源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