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实践与探究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

实践与探究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认同和支持。“一带一路”将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欧洲南部以及非洲东部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44亿人口联系在一起,实现40多个国家的互惠共赢。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国际盛会,也是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的重要合作平台。短短两天的峰会,凝聚各方共识,成就世纪工程,取得了270多项成果,中国又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写下了新的篇章。

(1)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但你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同和支持

(2)运用有关国际社会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一带一路”战略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3)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当代中学生应该怎样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做准备?(4分,要求至少列出两点)

 

(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一带一路”战略,符合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利益,因此能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 (2)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建设“一带一路”,符合我国和相关国家的共同利益。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促进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和基本目标。建设“一带一路”,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④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加快增强沿途国家综合国力,推动多极化的发展,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3)答案示例:①关心国家大事,树立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③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 或者: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但你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同和支持,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的知识,问题指向是说明“一带一路”但你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同和支持,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等方面来分析说明。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有关国际社会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一带一路”战略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有关国际社会的知识,问题指向是说明“一带一路”战略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属于体现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转化为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来组织答案:通过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体现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有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好好各国人民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体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宗旨和基本目标;“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及其峰会,凝聚各方共识,实现众多国家的互惠共赢,推动各国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3)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本题要求回答我们当代中学生应该怎样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做准备,本题的问题指向是我们当代中学生应该怎样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做准备,本题比较开放,考生可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来回答,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只要围绕中国的和平发展这一主题,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点睛】政治试题解答高分的方法: 1.快读材料抓中心。在审材料时首先需要运用快速阅读法,边阅读边理解,迅速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体对象、性质状态、因果关系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题眼),提炼中心,归纳主题,围绕中心做文章。 2.阅读设问抓关键。命题的意图、指向、要求等均在设问中,考生必须仔细审读设问,抓住关键词语,读懂题意,才能准确把握命题意向。一些材料多、文字长、信息量大、层次结构复杂的论述题,不妨先审设问,再返回去对照阅读材料,有了设问的指向和提示,就很容易抓住材料的中心观点。 3.回归教材选依据。从记忆中搜索那些与材料、设问相关的理论知识,选定解题的依据:包括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时事知识。 4.紧扣题意作解答。一要注意把握答题角度,抓住中心和关键,切忌离开材料和设问泛泛而谈;二要体现辩证思维,要全面、准确、发展地看问题;三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紧密结合,根据观点分析材料,通过材料推导、印证观点;四要言简意赅,具有逻辑性,恰当使用政治术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2017年3月23日,全区“美丽广西·宜居乡材”基础便民工作现场会在桂林市兴安县召开。会议强调: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乡村建设新路子,扶持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要坚持农民自愿原则,注重宣传教育和引导,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宜居环境保护,对污荣环境的违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各地要切实强化政策引导,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材料二    会议还强调:在宜居乡村的建设进程中要发挥监测委员会、村民理事会等村民组织的作用,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推行项目公开、合同公开、投资额公开,接受村民监督和评议。

(1)结全材料一,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建设“美丽广西·宜居乡村”。

(2)结合材料二,说明在宜居乡村的建设中推动村务公开的意义。

 

查看答案

某市开展了“创建全国文明城”的一系列活动,构建起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单位通力持作、街道社区具体推进、全民踊跃参与的良好格局。市政府开展“我为创建文明城市献一计”的活动,广大市民通过网络、报纸等多种榘遗积极建言献策;开展“和谐社区,从我做起”的活动,充分发挥村委会、居委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功能;开展“万人评议议政府”的活动。实行政务公开,市政府几十个部门成为群众评议的对象……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该市是如何实现公民的政治参与的。

 

查看答案

简答(6分。简要回答题目提出的问题。)

2016年9月27日,桂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临桂新区桂林大剧院举行闭幕会。请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活动内容

体现的政治学道理

人大代表对市长周家斌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

大会表决通过了《20l7年桂林市预算草案的报告》

大会依法选举林鼎立为桂林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查看答案

“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是G20杭州峰会主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中方希望同各方一道,推动杭州峰会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这体现了中国

①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责任担当

②维护发展中国家的优先发展权利

③致力于解决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④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建设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

A. 以航母为标志的军事实力的较量

B. 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C. 以人才为核心的文化软实力的较量

D. 以国际影响力为表规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