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材料二    辽宁阜新的老李是传统养牛户,有经验但缺乏资金。在新一轮的扶贫攻坚中,政府摸准了“老李们”的脉,对症下药,先判断因何致贫,再研究如何帮扶,实施精准扶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我们党为什么要“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材料二中对症下药、“精准扶贫”体现的哲学道理有哪些?

 

(1)这是我们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体现;是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的体现。 (2)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道理;体现了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矛盾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 【解析】本题以我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针对第一个问题,答题的知识范围限定为历史唯物主义知识。我党要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说主要可以从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及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等角度进行表述即可。针对第二个问题,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二中对症下药、“精准扶贫”体现的哲学道理。这个题目的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一个理解与运用能力。首先,从唯物论的角度,考生可以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角度分析;从辩证法的角度可以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3组,去10公里外的村庄。甲组的学生不知有多远,只跟着向导走,刚走2、3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路开始抱怨,情绪低落以至溃不成军。乙组的学生仅知道距离目的地有10公里,但中途没有路牌,只跟向导走,走了多少、还剩多少一概不知,走不到一半就有人叫苦,速度也越来越慢。估计快要到时,有一学生高喊“加油”,他们才振作精神、加快速度。丙组的学生不仅知道距离,而且途中有路牌,走了多少还剩多少他们心中有数。结果这组学生一路上精神饱满,不但没人叫苦,反而有人带头唱歌鼓劲。最终结果当然显而易见,丙组最快,乙组次之,甲组最慢。

(1)心理学家将上述实验中的这种按计划工作、目的明确、效率增高的现象叫做“定位速效法”。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

(2)假如以后你成为了领导,你会如何借鉴“定位速效法”,带领你的员工去实现目标?

 

查看答案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如下图)它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较好地回答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谈谈如何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查看答案

下图漫画蕴涵的哲理是

A. 在砥砺自我中不断进取是成功的关键

B. 成功者要充分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C. 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看清未来的方向

D. 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劳动和奉献

 

查看答案

“假若一条船不知道它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这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是

A. 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外在的客观条件

B. 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树立坚定的目标方向

C.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影响着人生价值实现

D. 人生价值的实现是施展自身能力的过程

 

查看答案

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十字路口,若没有精确而坚定的方向,就容易走弯路、入歧途,而设计好发展目标,就能朝正确的方向聚集正能量,保持昂扬的斗志,奋勇向前。这表明

A. 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评价

B. 价值观对人生有导重要的向作用

C. 人生的价值在于他对社会的贡献

D. 价值观是在一定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