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在我国,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目前,我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在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宪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材料二: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会议围绕“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的主题,就对接发展战略、推动互联互通、促进人文交流等议题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并通过了联合公报。
(1)材料一中涉及了我国的哪些政治制度?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2)结合“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二中“达成广泛共识”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谈谈“一带一路”建设有何时代意义?
材料一:互联网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在这个“公共空间”中,“公共讨论”逐渐成为新常态,它为每个人的自由表达准备好技术工具。但有些网民的“谩骂式批评、情绪化建议,抱团式声讨”却无法屏蔽,网络暴力传递戾气,伤害当事人,也影响小苗们的身心成长。
材料二: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1)根据材料一,谈谈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应如何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请你从公民、政府的角度出发谈谈材料二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中国人民将坚持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努力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表明,我国( )
①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对外活动的出发点是维护各国利益
③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④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17年4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弗罗里达州棕榈滩的海湖庄园会晤。习近平在首日的会谈中主张:“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特朗普也表示:“双方应该就重要问题保持沟通和协调。”这表明
①中美两国国家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③中美之间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
④中国积极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17年5月15日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来自30个国家的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出席圆桌峰会。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是 ( )
A. 国际组织 B. 联合国 C. 世界银行 D. 主权国家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包括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宗教文化中“天人合一”“尊重生命”等内容,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增添正能量。因此
A. 要鼓励宗教信仰,凝聚各界力量
B. 要全面阐释和吸收宗教教义教规
C. 要尊重信教群众,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D. 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