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成功“刷屏”,观众直呼“每一帧都美到想歌唱祖国”。该片以普通观众的观看需求为创作出发点,以纯航拍镜头、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向观众展现了既熟悉又充满新鲜感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这启示文化工作者应该
A. 奏响主旋律,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 引领文化体制改革,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C. 锐意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D.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缩影,但会讲方言的人越来越少了。一些地方尝试方言文化进课堂的活动,希望让学生对本土方言有更多的了解。最适合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 文化自觉
B. 文化塑造人生
C. 文化交流
D. 传承优秀文化
我国基础教育正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这是一个全球性教育趋势。发展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等中间的“关键少数”素养,更能反映社会变迁对于人的素质的新要求。我国加强“核心素养”教育,是因为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立德树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
④关键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性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下图选自“漫画风俗——我的老北京”。这一组漫画真实记录了北京的习俗风貌和已经消失的生活场景,并成为人们追忆老北京的精神寄托。这些漫画
①体现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老北京文化
②说明了习俗风貌是老北京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体现文化传承通过生动幽默的方式焕发生机
④作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北京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在一场名为“中华文化及其活力”的研讨会上,人们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不合理的是
A. 中国的古典诗学如“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等保存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
B. 中华文化更适合与传统相联系,而西方文化则更侧重于现代,两种文化各具特色
C. 如果无法觉察古人如何与他们的时代积极互动,只是模仿其外在形迹,我们并没有真正掌握文化传统的精髓
D. 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在于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展示中国智慧
有人说:“富”就是有钱、有物;“贵”是一种受人尊敬的状态。一个人的生命观高尚,价值观就高尚;价值观高尚,人生观就高尚;人生观高尚,肯定会赢得人们的尊重,这种人走到哪里就把生机带到哪里。从此观点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
④个人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