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拥抱分享经济。 材料一:生活中的闲置品超乎我们的想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拥抱分享经济。

材料一:生活中的闲置品超乎我们的想象,据统计,一辆小轿车每天平均的闲置时间有23小时,小区停车位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空着的……分享经济应时而生,“不求拥有,只求使用”成为了新潮流。以下是分享经济的几个典型场景:

将自家的空闲车位在网络平台上登记,安装好智能共享车位锁,需要停车的司机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信息,在地图导航下准确找到车位,停车结束后,费用自动结算。

在网络平台申请成为顺风车司机,每天上下班的时候,打开平台的应答系统,顺路搭载一位乘客,路上有人可以聊聊天,搭乘结束后,通过网络收取一定的费用。

外出旅游时不选择传统的酒店,而是通过网络平台预订,住进当地人家里,享受本土化生活,房主也可以赚取收入。

材料二:   随着分享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放弃传统的方式,转而在互联网上寻找商品分享服务。但新的烦恼也产生了,税务部门指控短租房东没有交税,交通管理部门认为私人专车是非法运营,消费者担心网络另一边的陌生人不可信,分享经济中的劳动者发现自己将缺少养老金和医疗保险……

(1)阅读材料,描述分享经济的典型特征。一般情况下,环保主义者、出租车公司老板和不习惯上网的老年人,是否都乐于拥抱分享经济?从经济学角度说明理由。

(2)当创新的速度超过了监管的能力,政府如何面对这一挑战?

 

(1)(14分)特征:基于互联网的技术支持、闲置资源的充分利用、大众参与、低交易成本等。(4分)分享经济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满足需求,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环保主义者会乐于拥抱分享经济。(4分)分享经济会增加市场的供给,给传统产业带来冲击,挤占出租车公司的市场,影响企业经营,给出租车公司老板带来挑战。(3分)不习惯上网的老年人不太善于使用互联网技术(数字鸿沟),会感到不便利,或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不容易参与。(3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2)(12分)政府既要为创新提供保障,又要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行使好职能,创新监管方式,完善法规制度,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3分)完善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加强社会诚信建设,保障消费者权益。(3分)完善税收征管,避免税收流失。(3分)将分享经济的劳动者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其合法权益。推动分享经济健康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3分) 【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描述分享经济的典型特征。一般情况下,环保主义者、出祖年公司老板和不习惯上网的老年人,是否都乐于拥抱分享经济?从经济学角度说明理由。首先,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分享经济其特征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基于互联网的技术支持,能够充分利用闲置资源,二是大众参与降低交易成本。其次,考生需要根据分享经济的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说明环保主义者、出祖年公司老板和不习惯上网的老年人,是否都乐于拥抱分享经济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其主体涉及到三类人,要求考生一一做分析。比如对环保主义者来说,分享经济能够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他们会赞同,但是对出租车公司的老板来说会对他们公司增加竞争,因而他们不愿意这样的局面出现,故不会赞同,第三类人就是老年人他们的上网技术可能会受到限制,故他们不易参与。 (2)本题要求考生分析当创新的速度超过了监管的能力,政府应如何面对这一一挑战。本题中主体是政府,因此考生在作答时要从政府的方面进行多角度的分析。首先,作为政府而言既要管理又要服务,即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创新监管方式,完善法规制度,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其次,政府在社会化信用制度建设方面、消费者权益的保障方面都要有所作为。第三,政府可以从宏观调控的角度进行,比如完善税收的征管等。 【考点定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绿色消费、公司的经营、消费者权益保护、政府的职能 【名师点睛】关于绿色消费 (1)绿色消费观的形成:作为一种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正在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它是人们迫于环境问题,为了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而形成的一种共识。 (2)绿色消费观的内容: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方向转变。在追求舒适生活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性消费。 (3)绿色消费的特征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4)绿色消费的主旨与核心: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漫画“拾脚印”(作者:刘志永)启示我们

A. 经验是虚假的,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B. 一克的经验抵得上一吨的理论, 学习他人经验才是成才之道

C. 经验是一面镜子,对他人的经验要学会选择

D. 经验是知识之父,要用科学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

 

查看答案

世间那些伟大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区域,处于不同的境遇,各有各的苦难,但他们却又一致的品质,这便是,他们都能直面苦难,并从苦难之中挺拔而出。从材料可以看出

①不同伟人的成长经历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②重视积累苦难才能实现人的飞跃和发展

③直面苦难在矛盾双方的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具体分析伟人成长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伟人的前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近年来,人们常抱怨“现在的西红柿没有以前的味道”。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美联合科研团队历时4年多,对100多种番茄进行了多次严格的品尝实验和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控制风味品质的部分基因位点丢失是导致番茄口感下降的重要原因。这一发现为番茄风味改良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这说明

①科学实验是人们能够正确认识番茄口感下降问题的基础

②发现番茄风味品质的调控机制是该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③影响番茄风味的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其认识的反复性

④科学家们的自觉能动性是能否成功改良番茄风味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投资犹如下棋,棋艺高者能看出五步、七步甚至十几步,而棋艺低者只能看出两三步,高者顾大局,谋大势,不以一子—地为重,以最终赢棋为目标,低者只为争一时之需,结果频频受困。”从哲学角度看,这一投资理论强调的是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有序性,取得利益的最大化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

③只有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才能实现最优目标

④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发展会影响整体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同样是写梅,陆游的梅是寒士之梅,毛主席的梅是战士之梅。做寒士是,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品质:做战士时,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傲骨,两者都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品格,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梅的意象。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①把“梅”作为精神追求的目标,与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相得益彰

②“梅”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成为中华文化中独特的文化形式

③传统的梅花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成为中华民族气节之象征

④文学艺术中梅所幻化出的人生品格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