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9月4—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
材料一 2016年峰会的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从4个重点领域推进明年峰会筹备工作。一是创新增长方式,重在推进改革创新,开辟和抓住新机遇,提升世界经济增长潜力。二是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三是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发挥其对增长的推动作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四是推动包容、联动式发展,力求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发展。
材料二 中国在G20杭州峰会上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得到各方普遍赞扬。
中国方案 | 以平等为基础 | 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力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
以开放为导向 | 广纳良言,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建议和诉求,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和融入。 | |
以合作为动力 | 加强沟通和协调,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全球性挑战 | |
以共享为目标 | 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而是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 |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G20杭州峰会的召开对世界及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国方案”得到各方普遍赞同的原因。
2016年4月15日是新国家安全法实施以来的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全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并未因此而同步提高,一些领导干部对国家安全风险挑战认识不足,社会公众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不容乐观。这说明
①社会意识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精神生活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④我们要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信息时代,人们只需轻点手机屏幕,便可诉说心曲、互道衷肠,传统的家书日渐式微。2017年春节,某市文明网开展了“一封见字如面的微家书”网络文明传播活动,邀请广大市民、网友一起写家书、聊家书、晒家书。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微家书”形式( )
①运用现代科技,突破了传统家书的形式
②是传统家书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在对传统家书的肯定中同时包含了否定
④颠覆了传统家书纸质书写的内容和形式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扭住“精准”,找对“穷根”,进行靶向治疗,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以期脱贫攻坚见真效、见长效,不断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这说明不断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要
①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
②正视矛盾的客观性,并抓住问题的核心
③攻克主要矛盾,将措施落实到位
④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关于做好2017年“两节”“两会”期间粮油市场供应工作的通知强调,各地要加强对本地区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的监测分析,及时准确掌握粮油加工和市场供应等情况,发现趋势性、苗头性问题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要密切关注、科学研判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定期发布粮油供求及价格信息,合理引导市场预期。从哲学角度看,上述要求体现了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控制性
③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人们能够根据客观情况对事物作出超前反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于2016年11月30日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四节气”以观察该区域的天气、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流传到世界各地。材料表明
①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文化遗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