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其中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它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B.这表明了我国的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C.这是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表达意愿的自由权利
D.这是公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和标志
2010年11月,我国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根据人口普查条例的规定,公民有义务如实填报人口普查信息;普查机构有责任对公民填报的个人资料严格保密,决不用于普查以外的任何目的。这表明 ( )
A.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 B.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C.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D.自觉接受人口普查是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总书记指出:“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人民群众的“共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 国家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B. 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C. 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D. 我国的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针对东北地区发展如何脱困,2016年11月17号,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东北地区脱困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着力解决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管得过多过细以及职能错位、越位、却为、不到位等问题,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督,破除东北地区荣获的官僚主义。
材料二 2016年12月22号,《中国经济时报》发文指出:东北之疾,疾在体制僵化,计划经济的巨大惯性仍约束着人们的思维理念,企业活力不足,市场化程度不够,政府作用过强。东北之疾,疾在创新滞后。资源型经济和传统制造业比重过高,技术创新不活跃,产业发展新动能不足。东北之疾,疾在营商环境,政府间政放权不到位,政商关系复杂,市场主体法制观念、诚信意识薄弱,企业营商成本较高。
(1)根据材料一,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意见》中相关要求的合理性。
(2)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政府“治愈东北经济之疾”过程中应采取哪些举措?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间文学是我国文学有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是广大劳动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史诗、谚语、歇后语、谜语、民间说唱等。它生产和流传于民间,服务于大众和社会。民间文学蕴含着我国各民族各地域丰富的民间风俗习惯、宗教观念信仰和伦理道德价值,是塑造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力量;民间文学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多元的形式充实着民族文化的宝库,并成为世界民间文化的重要财富;民间文学是文艺创作的摇篮和乳娘,古往今来许多文学家和艺术家都是喝着民间文学的乳汁长大的,比如,屈源的《九歌》就是源于民间祭祀的祭词、祭,聂耳的《码头工从歌》则是受到码头工人的劳动号子的启发才谱写而成的。
民间文学既是伟大的,又是脆弱的,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社会的根基逐渐衰弱,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化,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一些有说唱特长的民间老艺人也相继离世,民间文学的传承人和受众都逐渐萎缩,民间文学的传承面临严峻冲击。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实施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
(1)“民间文学既是伟大的,又是脆弱的”。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用唯物史观分析创作应向群众学习,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的理由。
(3)结合材料,请你为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学遗产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颜色是物品的一种属性,却被赋予了各种文化含义,会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反应。红色很受国人欢迎,代表着吉祥和好运。也有很多人喜欢蓝色,认为这是一个平静又引人幻想的词语。让人联想到天空、大海、爱情、忧伤、无限。人们对颜色的“情感反应”( )
①意味着颜色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具有客观性
②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是客观事物对于主体的积极意义,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包含着人对自身和外部世界关系的理解,具有差异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