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这条由骆驼脚掌踏出的“丝绸之路”,曾经为沟通东西方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做出过重要贡献。在此之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就提出要共同建设30亿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以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倡议,为这条古老的商道注入新的升级活力,并引领欧亚大陆经济合作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材料二  展望未来,中国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原则:一是目标不宜定得过高。要充分考虑到中亚特殊的地缘政治状况,以及各国的不同政治环境,切实理解相关国家的关切,照顾各国的舒适度。二是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要“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三是要加强战略自觉和统筹规划。加强对中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规划战略目标,并制订各类细致的工作计划,综合应用投资、贸易、货币、产业等各类经济手段,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更快、更好地实现。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丝绸之路成功申遗的重要意义。

(2)当前,青少年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知晓程度还不高。西部某省重点中学准备对学生进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宣传教育,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为该校提两条建议,并简述理由。

 

(1)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可以繁荣沿途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等,拉动沿途经济增长。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能够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也有利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丝绸之路成功申遗是对世界文化多样的尊重,有利于加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传播,推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和对话,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举办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专题讲座或板报。理由: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 组织学生收听或查阅有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广播、电视或网页。理由: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解析】本题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为话题,从文化生活设题考查,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的作用、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知识。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丝绸之路成功申遗的重要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可以从丝绸之路申遗,即体现了文化遗产的作用;申遗成功将造福沿途各国人民,体现了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申遗成功也有利于中国人对于自身文化的自信;三国共同申遗,也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交流的作用。 (2)本题为开放型题目,学生只要回答的言之有理即可。对学生进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宣传教育,提出建议并指明理由。学生首先要回答做法,然后对应做法提出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进行宣传教育,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或文化活动影响人,如举办讲座或板报等;可通过大众传媒加以宣传等即可。 【点睛】关于“意义”类主观题的一般解法 “意义类”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学会审题,明确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经济政治意义)。 (2)要注意“意义”与“影响”类的区别,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两类。 (3)解答意义类要遵循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由微观到宏观,由近及远的原则,做到思路清晰。 (4)意义类题目要紧扣材料,结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体现时代性。 (5)意义要多答,力求准确全面,体现一定的综合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经济进入了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

材料一    2016年以来,我们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材料二    “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下供给侧存在如下问题:面向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系,没有及时跟上国内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而变化了的消费结构;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比较差;有些产业的发展已达到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峰值;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削弱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等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我国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从政府职能角度说明我国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该如何作为。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6年以“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为抓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部分行业供求关系、政府和企业理念行为发生积极变化。2017年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材料二    近年媒体频频曝出房妹、房姐、房哥、房媳、房叔、房爷的重磅消息刺激公众易感脆弱的心灵,人民期待房地产市场迎采一个眷暖花开、清廉清白的季节。2013年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励精图治,铁腕反腐,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我们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政治生态日渐清朗。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科学性。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如何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清朗政治生态。

 

查看答案

近两年来,广大文化工作者努力把艺术的触角伸向广阔的时代,让人民群众成为文艺作品的主角,弘扬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推出越来越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受到人民群众喜爱和欢迎。这反映出

①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主体差异性

③人民群众是精神文化财富的创造者

④价值取向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新一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加快推进。2016年以来,已开展两批试点,前两批19家试点企业,涉及配售电、基础电信、国防军工等重点领域,试点企业混改后股权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既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又要强调对民营资本的保护,让各方都能得到相应利益。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国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因为其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性质

②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股权结构变化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适府生产力发展的表现

③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先试点后推广,符合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观点

④强调对民营资本的保护是因为它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冬季是我国北方灰霾暴发高发期。中科院启动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科技专项,组织多家单位共同对大气灰霾追因溯源。5年多过去了,专项首席科学家近日表示,虽然对灰霾的控制取得一定成效,但对灰霾的暴发,比如二次颗粒物暴发增长致靈的机制等,仍还有许多科学问题没有解决。这说明

①必须正确掌握灰霾形成和运行规律才能着手解决灰霾问题

②正确认识灰霾形成和运行规律是利用规律、有效控制灰霾的前提

③灰霾形成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灰槿成因机制是一个长期过程

④人们只能永远处于不断接近灰霾成因真理的过程中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