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单独二孩政策顺利落地,到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我国的生育政策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始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这告诉我们
①认识在服务实践中起积极的指导作用
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在继承中不断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④随着实践的发展就能发现真理中的错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17年要全面提升质量水平。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是由于
①正确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认识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③精神的力量可以创造出物质的力量
④量变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瞻远瞩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判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亨的新发展理念,开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实践,解决了“怎么看”“怎么想” “怎么干”的问题,以新的有力作为标注着中国经济的新方位。由此可见:
①“怎么干”取决于“怎么看”和“怎么想”
②“怎么想”和“怎么看”取决于“怎么干”
③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怎么想”具有能动性
④“怎么想”和“怎么干”做到了具体历史的统一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2016 年央视热播的纪录片《传家》紧扣中国人关心的生活话题,讲述中国人的情趣品味以及代代相传的习俗伦常、生活观念和处世哲学,宣扬中国人的家庭价值:抚养赡养、教化培育、规范行为、传承家道等,让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引发人们的心灵共鸣。《传家》引发人们共鸣是因为:
①它涵养的传家智慧成为了人们安身立命的生活基础
②它蕴含的价值导向契合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精神需求
③它诠释的道德习俗点燃了人们回归传统生活的热情
④它传递的生活观念增强了人们对于家庭价值的认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时 间 | 内 容 |
2014年10月 |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篡民法典 |
2015年8月 |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编篡民法典列入立法规划 |
2016年6月 | 民法总则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社会征求意见 |
2017年3月 | 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
上表佐证了: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
②全国人大与党之间是民主和集中的关系
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统一的
④全国人大决定国家和地方一切重大事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相对于现行的民法通则来说,民法总则草案作出了修改,像明确对胎儿利益的保护、个人信息的保护、诉讼时效期限、民事责任年龄、见义勇为等规定,都被视为草案的几大亮点。材料表明:
A. 我国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在逐渐扩大
B. 国家致力于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C. 人大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D. 反映公民意愿是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