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民谚有云:“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

民谚有云:“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民谚是主观的人为联系

② 客观规律支配农事活动

③ 实践是民谚的基础和来源

④ 顺从自然是农业的必然选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C 【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民谚中讲述的联系不是主观臆断的联系。④选项表述错误,否认了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题目中,人们根据天气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农业生产,表明了实践是民谚的基础和来源,农业活动受客观规律的支配。故②③入选。选C。 点睛: 全面把握规律的客观性 (1)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存在着。 (2)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条件存在,规律就必然起作用;条件不存在,规律就不再发挥作用。 (3)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它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说,“1+1=2”是数学,“1+1>2”是哲学。从哲学视角理解“1+1>2”,其合理解释是

A. 组织协调好已有的要素,能使整体的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B. 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能使各要素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C. 用批判性思维怀疑一切、推翻一切,可以开拓出崭新境界

D.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

 

查看答案

近年来,通过手机、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及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这种“碎片化阅读方式”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零碎的阅读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容易形成思维惰性。这启示我们应

①主动认识和改变阅读规律,改变思维惰性以避免成为碎片化信息奴隶

②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自觉选择名著等书籍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③用联系观点看问题,结合个人兴趣与时代需求阅读一些主题严肃书籍

④运用系统优化方法,将碎片化阅读累积起来就能实现整体阅读的效果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在我国历代文学宝库中,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作品可谓浩如烟海,后人可以从各不相同的描述中,区分出特定的环境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讴歌的是辽阔海洋的北国草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绘的是风景绮丽的江南春色。这种现象表明

①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不同环境内部的矛盾有各自的特殊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世界中起决定作用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大学生村官秦玥飞从耶鲁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祖国服务,并且发起了“黑土麦田公益”项目,招募优秀毕业生到国家级贫困县从事创业和扶贫。这表明

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并证明人生的价值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掌握丰富的知识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促进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习近平指出,“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正是因为有了差别,世界才多姿多彩;也正是因为有了分歧,才需要聚同化异。这启示我们在处理中美分歧时应

①承认矛盾,加强沟通,相互理解

②在对立统一中消除矛盾,实现互利共赢

③看到斗争性以同一性为前提,寻找共同利益

④在对立中把握统一,推动中美关系健康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