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国家民主法制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材料一 2017年3月31日,国家税务总局和全国工商联在北京共同召开了“深化税收改革,助力民营企业发展”的座谈会。双方的发言,再次引燃电商征税的讨论。
一方希望能公平纳税,减少线上线下不公平的政策;另一方则强调互联网对小微企业的促进作用,隐含的意思是继续给予宽容对待。两方观点在对小微企业上其实并无分歧,电商征税也仅剩部分“空白地带”,就看政策何时落地。
材料二 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2016年6月、10月和12月三审后,备受关注的民法总则草案2017年3月8日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根据现行民法通则规定,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但随着社会发展,经济交易方式和类型不断创新,要求延长诉讼时效期间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对此,民法总则草案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1)关于纳税,有人认为“企业向国家纳税,有利于国家,不利于自身发展”。结合材料一,请你运用“征税与纳税”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推动延长民事诉讼时效的合理性。
人制造了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又会对人的就业产生影响。一方面会使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减少,另一方面会使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就业岗位增加,这种变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表明
①机器人与人存在相互对立的一面
②要承认内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转化
③机器人与人存在相互统一的一面
④矛盾的对立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某苹果种植户过去种植“随大流”、销售“靠运气”,生产经营难以为继。后来,他参加了当地政府举办的互联网知识培训,学习掌握了许多新知识。他根据网上订单来安排生产、管理、销售、当苹果才开花时,销售已经结束了,他又通过互联网展示自己的果田,吸引人们前来观赏、采摘,享受田园之美、体验侗族自乐,带动当地“农家乐”旅游的发展。这说明
①农民根据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
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只有人力才能调整改变
③事物的联系是不断变化的,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通过知识可以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美国瘫痪男子大脑植入芯片,奇迹的一幕发生了,他竟然可以行动自如的用自己的手臂吃饭,尽管是被电脑控制的。给人脑植入芯片,这种只有在美国科幻片里才会出现的剧情想不到真的可以在现实中上演,由此可见
①人可以有目的的改造客观条件,使得规律发生改变
②人脑高度发达,是身体各系统生理活动的控制中枢
③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践不断发展,能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高尔吉亚在《论非存在,或论自然》一书中提出三个命题: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第三,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与此生命题包含相同观点的是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②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③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④声无小而不闻,形无隐而不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17年4月15日是第二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按照国家安全法的规定,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把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开展好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汇集强大社会正能量,动员各方力量,构筑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材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需要人们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②是有形的、强制的
③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表现在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