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材料一2017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令人耳目一新,让广大观众享受到了具有高品质的诗词盛宴,并引发一股诗词热潮。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面对沧桑巨变,传承者怎样才能把古人与今人、彼时与此时的距离尽可能地缩短,从而创造无障碍传递、有兴趣接受的适宜环境和氛围?《中国诗词大会》运用“生活化”的方式,将传承的手段与具体时代紧密结合,充分赋予其时代内涵、生活气息,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李杜诗篇”具备适宜的“时代口感”,使人对中国诗词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该电视节目的“火”,实际上折射出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强烈渴求。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创新形式、寓教于乐,让传统文化与生活紧密结合,润物无声地令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观众的认可,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诗词的美好。

材料二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S省准备出版国学教材,在中小学开设国学必修课。在讨论如何将国学经典引入中小学课堂的问题时,有专家认为,学习国学,既要忠于经典原著,又不能拘泥于原著。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央视打造《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你对该专家观点的理解。

(3)假如你所在的班级举办“诗词中的哲学知识竞赛”,请你列举出两条蕴含哲理的诗词,并指出其哲学寓意。(要求不能照抄选择题上的诗词和哲理;蕴含的哲理不能重复。)

 

(1)①提高人们的诗词文化修养,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人们的精神情操。②通过大众传媒,传播和弘扬中华诗词传统文化,扩大中华诗词传统文化的影响。③展示中华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各点3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①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也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忠实于经典原著,有利于在学习时把握作品的完整性,理解传统文化的渊源。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国学著作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过时和糟粕的东西,所以不能拘泥于原著。在学习国学经典时,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③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国学著作要注重与时代精相结合,这样才能促进传统文化健康发展。 (3)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哲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实践决定认识,要重视实践。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哲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哲理规律是客观的 【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央视打造《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价值,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角度,问题指向是说明央视打造《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价值,即文化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传播、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角度来组织答案。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其对该专家观点的理解,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辩证否定观的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你对该专家观点的理解,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等角度来分析说明。 (3)假如考生所在的班级举办“诗词中的哲学知识竞赛”,本题请考生列举出两条蕴含哲理的诗词,并指出其哲学寓意,本题比较开放,考生要注意不能照抄选择题上的诗词和哲理,蕴含的哲理不能重复,只要列举的诗词和蕴含的哲理相对应即可得分。 【点睛】政治主观题的答题要求: (1)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该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或者将该知识点分解为几层意思,并以每层意思作为小论点来展开分析,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即材料语言)。这种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 (2)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必须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这个提纲不要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这个提示性的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 (3)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治和德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都有其独特地位和功能。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挤和真诚信仰,而要树立信仰,就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德治的实现需要法治的规范、制约,需要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二者缺一不可,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让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同一性的知识,分析说明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材料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先行先试。以深化向东开放,加快向西开放,统筹沿海内陆开放,扩大沿边开放。建立健全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保护和改善流域生态服务功能,推动流域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2)结合材料二,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角度,分析说明如何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重拳治理雾霾。2017年化学需氧量、氮氨排放量各要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各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浓度继续下降。鼓励秸秆资源化利用,减少直接焚烧,全面推广车用燃油国家五个标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380万辆。从辩证法角度看,治理雾霾应该

①发挥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将个人层面做好,就能推动国家与社会建设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要从实际出发,就能够消除前进道路的困难

③坚持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呼唤心动不如行动,要从点滴小事做起

④坚持矛盾是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既要提高思想认识,又要注重实际行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哲学命题与“一条朝东的路,同时也是一条朝西的路”体现的辩证法思想相符的是

①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②朱熹“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③克拉底鲁“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④黑格尔“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非常明显,总是以前一阶段为基础,不断向新一阶段发展推进。由此可见,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信息化建设上的再一次飞跃。这种飞跃

①要以吸收旧事物中的各种因素为基础

②是借助于外力作用实现的事物的变化

③是对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

④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和事物发展的环节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面的漫画启示我们应该

A. 恰当选择,把握矛盾特殊性

B. 创新思维,摒弃人们的经验

C. 分清主流,抓住事物的关键

D. 借鉴经验,保证问题的解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