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2016年7月2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的通...

材料一:2016年7月2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发展城市决同配送工程。“共同配送”是指多个客户联合起来共同由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提供配送服务,是在配送中心的统一计划、统一调度下展开的配送。为推动城市共同配送发展,M市人民政府广泛听取物流企业、民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制定了城市共同配送发展战略和规划,在道路设计、居民区选址、商业及各类服务网点布局等方面充分考虑城市配送问题,为城市配送留足发展空间。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为发展城市共同配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定停车管理办法,探索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完善物流市场监管体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M市政府是如何推动城市共同配送发展的。

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让大家重温经典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代就有5万多首诗、2000多个诗人,这是其他国家与我们无法比拟的。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淘洗,承续至今的古诗文,都是古代先哲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目前,《中国诗词大会》已带动全民重温曾经学过的古诗词的热潮,特别是在我国中小学校,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新古诗文的教育教学形式,如开设传统文化社团,举办“品味经典诵读经典”、“古诗朗诵”, 将古诗文嵌入学校宣传栏、文化走廊等方式让孩子通过感受古诗文的魅力,激发学生身上的“诗性”,让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

(2)结合材料,说明中小学校创新古诗词学习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

(3)赵某观看《中国诗词大会》之后,感触颇深,请你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为他备战下届比赛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1)①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制定城市共同配送发展战略和规划。②切实履行经济、社会建设职能,加大对城市共同配送的政策力度,做好城市共同配送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③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为发展城市共同配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④制定相关行政法规,坚持依法行政,对城市共同配送进行监督管理,促进城市共同配送健康发展。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学校教育中,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新文化走廊等形式,让孩子通过感受古诗文的魅力。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在学校教育中,创新古诗文的教育教学形式,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身上的“诗性”,让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 (3)①注重量的积累。②树立创新意识。 【解析】此题以国家发改委印发《“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的通知和《中国诗词大会》热播作为背景材料,分别从政治生活和哲学生活的角度,考查政府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政府的经济、社会建设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依法行政、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及方法论的知识。 (1)此题考查政治生活中政府的有关知识。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设问知识指向明确,要求说明M市政府是如何推动城市共同配送发展的,体现说明类题型。考生需要首先归纳材料中政府的做法是什么,然后分析体现了什么知识。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制定城市共同配送发展战略和规划,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加大对城市共同配送的政策力度,做好城市共同配送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切实履行经济、社会建设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为发展城市共同配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制定相关行政法规,坚持依法行政。 (2)此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设问要求说明中小学校创新古诗词学习蕴含的唯物论道理,属于体现类非选择题。注意答题范围为唯物论。结合材料,可运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及方法论的知识回答。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哲学原理、方法论和材料的有机结合。 (3)此题属于开放性题目。注意要求提出方法论建议,即要从哲学角度思考。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规范化答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审设问 1、明确知识范围: 知识类别:经济学、哲学、政治学 知识形态:微观、宏观 2、明确问题指向: 单一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复合型:谈认识、作分析 3、明确设问主体: 经济学:政府、企业、个人等 政治学:国家、政党、公民等 第二步:审材料 1、读材料时既要把握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又要把握材料中的隐性信息。 2、回归教材,试题虽然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读题时必须判明答题要用到教材中的哪几课、哪几节、哪几框的内容。这样 就缩小了思考的范围。 3、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做到有的放矢,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第三步:调用知识(回归教材〕 1、依据关键词,直接调用(关键词本身是学科基本概念,则直接调用) 2、把握知识联系,联系调用(依据关键词,通过演绎、推导,找到可用知识) 3, 概括具体信息,归纳调用(关键词比较具体,与学科理论不能直接对应,则先归纳再调用) 4、依据设问,有效调用(知识调用要根据设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调用,反对盲目堆砌和过度引申) 第四步:确定答题思路 1、确定大逻辑:要点之间的逻辑,包括有几个要点,要点之间如何排列; 2、确定小逻辑:要点自身的逻辑,即要点如何展开,包括有几个关键词,如何排列。 第五步:写答案 1、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一反对不分段落层次的“一块板’ 2、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一一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 3、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一一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 4,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一一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有所养”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问题。

表1:2000-2050年中国人口及老龄化人口比重预测

   

注:①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时,进入老龄化社会。②2008-2012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已超过12%。

表2: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年份

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比重(%)

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口数量(万)

2008年

0.76

1370

2010年

1.11

1530

2020年

7.0

2100

 

(1)概括表1、表2的信息

(2)运用“劳动与就业”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我国粮食产业发展的紧迫形势说明粮食生产的供给侧改革已迫在眉睫。粮食多了。近年来我国实现了粮食产量、库存和进口“三量齐增”。尽管粮食连年丰收,但由于分散化、粗放式的生产等原因,使国内粮食产品缺乏价格竞争力,导致国内粮食进仓库、进口粮食进市场。为避免谷贱伤农、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而建立起的国家粮食收储政策,因粮食供给总量的不断攀升而压力加大,使政府财政负担加重。粮食缺了,一方面,国内中低端粮食产品相对过剩、同质化恶性竞争不断加剧,而深加工、高品质、安全的农产品供给却显不足;另一方面,粮食品种的供需矛盾也比较突出,小麦已4年产不足需、大豆对外依存度则高达80%。未来,随着人口增加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粮食消费需求将保持刚性增长,而我国资源环境的“硬约束”将使粮食生产继续维持稳定增长的难度加大。

(3)针对材料二: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粮食供给侧改革应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

6月23日,2016(第十五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发展利大于弊,其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这表明: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   

②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具体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④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5年前,第一辆由3D打印机“打出来”的汽车问世;4年前,飞机首次被“打印”而成;1年前,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地为一名12岁男孩植入了3D打印脊,属全球首例……今天,3D打印技术正在打破人类的想象,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科学实验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熟读兵书,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照搬兵书,不知道变通,贸然进攻,结果被秦军大败于长平,给后人留下“纸上谈兵”的笑柄。“纸上谈兵”错在:

①忽视了战争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②否认了事物的偶然联系与必然联系的区别

③没有做到从战争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   

④没有将兵书与战争实际具体的统一起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哈佛大学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正是基于这样的校训,哈佛大学除了培养了无数杰出的哲学家,在哲学点亮的这盏精神火炬的引导下,这所盛产影响美国乃至世界发展的重要人物的园地,还培养出了大量的杰出的科学家和作家。由此可见:

①科学家取得的成就都是学习哲学的结果   

②与哲学为友是科学探索的智慧明灯

③科学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基础             

④哲学对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