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适逢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许多纪念性的作品应运而生,其中不乏采用新的艺术形式讲述长征故事的优秀之作。一些文艺作品很好地融合了西方艺术与民族题材、传统古典艺术与当代表现形式、时尚流行文化和革命历史叙事,并在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以国家大剧院历经四年精心打造的大型史诗歌剧《长征》为例。制作团队与参演艺术家积极探索传承红色基因、契合当代观众审美品位的创新方式.以现代西方歌剧为表现形式’堪称中西合壁的典范。创作者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舞台环境,弥补场景多且挟景时间不足的障碍,将不同地区的地理风貌与人文风情,用中国艺术特有的写意风格呈现出来。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构建艺术空间,力图还原长征路途的艰难险阻,让当今的观众身临其境地去体会红军战士坚忍不拨的精神力量,从而获得克服现实困难的智慧和勇气,这就是传播长征精神的当代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今天我们如何讲好长征故事。
2015年“五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系列报道《大国工匠》,深入挖掘高风林等八位行业顶级技工的典型故事,歌颂“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劳动者。
高风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特级技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焊接工艺专家,先后攻克96项航天领域焊接技术难关,为“神五”至“神十”的成功发射做出了竞出贡献。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十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时间允许的误差。否则会瞬间被烧穿或是被漏焊,将造成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35年来,从高质量的操作,到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再到创新生产工艺,高凰林不断攀越焊接技术的高峰。高凤林三十五年的品质坚守,诠释了大国工匠的精神实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高速增长、雄冠垒球,但高能耗、低技术、低创新、低附加值让“中国制造”难以真正扬眉吐气。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中国制造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我们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带动我国制造业发展,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之所以开展全国文明家庭评选,是因为
①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
④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形成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17年2月18日,央视一档原创大型文化情感类新节目《朗读者》开播,节目一播出就引来好评如潮。选用一段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通过朗读这种平常媒介来展现出文字背后的精彩人生故事,节目回归到“老百姓”和“生活”原点,让镜头充满真诚,让内容富含人文的温度,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由此可见
①大众传媒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文化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③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近年来,我国城乡主要街道、公共场所的宣传栏、广告位甚至工地围挡上出现了一批批“讲文明树新风”、“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及中华优良传统美德公益广告喷绘,而且内容持续不断保持更新,都用浓郁的中华文化视觉元素传达“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涵。这有助于
①扬善惩恶,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②集中展示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③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④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加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7年元旦春节期间江苏文明办开展了以“文明江苏·温暖新春”为主题的志愿服务集中活动,从解决群众最急需、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组织动员志愿者集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省城乡营造欢乐祥和温暖的节日氛围。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A. 有利于形成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B.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C. 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D.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