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坦县十八洞村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坦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坦县派出所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580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1)十八洞村扶贫实践是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的成功案例,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2)借鉴十八洞村经验,就推进精准扶贫提出两条建议。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十八洞村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结合当地实际,精神脱贫先行,精准识别贫穷人口、精准选择和建设支柱产业,取得显著扶贫成效;创造性地探索出精准抚平宝贵经验,验证了精准扶贫思想的正确性,为其他地区精准扶贫提供重要借鉴。 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具有特色的产业。 【解析】本题以“精准扶贫”为话题背景,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等有关知识点。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十八洞村扶贫实践加以说明,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解答时,首先明确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然后再结合材料作答,做到知识点与材料的有机统一。具体可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本题要求考生借鉴十八洞村经验,就推进精准扶贫提出两条建议,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考生围绕材料,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即可。如: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具有特色的产业。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甲市是我国制造业的重地,近5年来,在企业工资水平逐渐提高的情况下,该市每年仍存在10万左右的劳动力缺口。2014年,甲市颁布了《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行动三年计划》,提出到2016年争取全市过半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机器换人”。

随着政府扶持政策的不断落实,甲市“机器换人”在制造业相关企业迅速推广。如今,甲市六成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机器换人”,智能化设备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50%,减少用工6万余人。产品平均合格率从88.04%提高至94.42%,围绕机器人的研发、咨询、评估、维护等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增长迅速。

材料二  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技术实力,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将机器人产业作 为战略性产业进行重点部署。从2009年开始,机器人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国内外从事机器人研发和生产企业数量呈爆发式增长。

近年来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2016年3月,“阿尔法围棋”战胜韩国围棋名将, 再次引起人们对智能机器人的高度关注,也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其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的 担忧。如果智能机器人全面超越人类智能,人类最终面对的是友好的合作伙伴还是企图控 制人类的对手?如果智能机器人被滥用,对人类带来的潜在危险又会怎样?

(1)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该市实施“机器换人”行动计划的合理性。

(2)某班同学就“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否可控”展开辩论,请你分别作为辩论的正方和反方,请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查看答案

某市政府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推动“僵尸企业”问题的解决。对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及时引入破产程序,对兼并重组后可以重生的企业促其兼并重组,对无意愿无能力继续生产的企业依法收回用地,盘活存量土地,从而促进了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的办法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关注矛盾两个方面的同时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③针对具体问题找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④着眼于事物的要素进行系统优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2015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幅达到近几十年来的新高,这再次引起人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担忧。有研究指出,二氧化碳浓度的暴增,部分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但主要是人类活动中二氧化碳的持续排放导致的。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③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④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通联系的有机整体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为了摆脱贫困,何涛巴村炼过铁、办过化肥厂,但经济状况并没有好转,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该村汲取教训,改变思路,在茶叶专家的帮助下,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带领村民种茶,形成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整体发展格局,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该村的转型发展表明:

①成功的实践是基于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②失败与成功相互渗透和转化,没有明确的界限

③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是实践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④通过实践总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1859年,一位英格兰农场主来到了澳大利亚,放养了从欧洲带来的24只兔子以供打猎。由于澳洲大陆自然环境适宜,又无鹰、狐狸等天敌,兔子大量繁殖扩散,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农业和畜牧业蒙受了巨大损失。20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采纳生物学家建议,用生物方法控制兔灾,取得了显著效果。回答下列小题。

1.“澳大利亚兔灾”表明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只有人力才能改变

事物的联系是不断变化的,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自在事物的联系通过实践可以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没有确定的界限

A.  B.①  C.   D.

2.澳大利亚人控制兔灾实践的哲学启示是

改造自然实践的成功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依赖于人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人与自然的矛盾来源于人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

认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水平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