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任福建漳州知州时,曾为创办的白云岩书院写过一副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这是千百年来无数中国仁人志士的崇高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决定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补充和发展
③蕴涵着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操,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充溢着从容淡定的情怀,是激励人们奋发有为的精神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00年以《女生日记》拉开“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序幕,与其后的《男生日记》、《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一起,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中引起巨大反响。杨红樱因此被称为中国的J·K·罗琳。大家说:“杨红樱的作品引领儿童心灵的健康成长,教会了孩子感动。”这表明 (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 ②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文化决定人的成长与发展 ④文化能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影响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诗经》中雕玉工匠的生动写照。中国自古以来不缺工匠精神,中国有悠久的手工业传统,木匠鼻祖鲁班、西汉巧工丁缓等一直都是工匠的杰出代表。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材料说明了工匠精神( )
A. 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见证
B. 是优秀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C.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
D. 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具有相对稳定性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之所以重视工匠精神是因为( )
A.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 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D. 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中国有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街区。这些历史文化街区需要被开发,否则就容易被破坏,就容易覆盖上厚厚的历史尘埃。但这些历史文化街区需要有文化地开发、有继承地开发,没有文化地开发、没有继承地开发,就是糟蹋。这一观点体现
A.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B.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C.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必要性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同舟共济”语出《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2014年11月10日,以“上善若水、同舟共济”为主题的APEC文艺演出在北京水立方上演,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智慧,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热情和中国力量。这说明我国传统文化( )
①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展现出广泛包容性
②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其具体内容能因时而变
③需依据时代需要重新解读,从而推动时代发展
④其合理内核具有普遍意义,富于极强的生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