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期,国际上出现了反对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新动向,像英国“脱欧”派公投的获胜,美国新任总统发表贸易保护言论等。中国是全球化的坚定支持和积极融入者,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3年多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浪潮必然会浸漫到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如何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性规则面前,建构起国家和民族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中华文化焕发蓬勃生机、展现独特魅力,赢得世界文化话语权,是当前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亟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1)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谈谈你应如何理性看待当前的逆全球化动向。
(2)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3)今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请你围绕“合作共赢”这一主题,设计两条宣传标语。每条不能超过16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这是新世纪第14个关注“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
材料一 2016年,我国农业发展持续向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与此同时,粮食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满足需求升级的有效供给跟不上,国外优质低价粮食的涌入致使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导致中国粮食出现产量、进口和库存“三量齐增”怪象。
材料二 “三农”问题仍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意见》指出: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三量齐增”反映了我国粮食生产中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阐述我国政府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的依据。
8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14年抗战则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历史上使用8年抗战的提法,是考虑到对当时特殊历史环境的尊重,恢复14年抗战史的提法,更是对历史真实的尊重。改“八年抗战”为“十四年抗战”表明
①对抗战的认识应全面、完整的反映史实
②对历史史实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③历史事实在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得以证实
④对历史史实的正确认识具有客观实在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赵忠贤凭借着对超导研究的热爱,在科研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印证了铁杵磨成针的坚韧不拔精神,带领中国的超导研究从起步阶段跃升到国际最前沿。他的超导人生启示我们
①贡献是评价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
②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③个人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④能力卓越就能创造出卓越人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人工智能(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未来5到10年,人工智能将像水和电一样无所不在。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工智能能模拟人类智能,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
②人工智能延伸了人类器官,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③人工智能是人脑的再次进化,可能超过人类智能
④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运动形式不具有同一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处引用古语古训和俗语,下列古语古训俗语与其哲理对应正确的有
①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智者求同,愚者求异------对立统一
③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抓主要矛盾
④撸起袖子加油干----------发挥主观能动性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