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鼓励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批评和建议,支持反映人民群众愿望和诉求的呼声,鼓励不同意见...

“鼓励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批评和建议,支持反映人民群众愿望和诉求的呼声,鼓励不同意见的交流和讨论,支持讲真话、道实情。”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公民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也有正确表达的义务

②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③保障公民真正享有政治自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④正确行使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社会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解析】公民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也有正确表达的义务,保障公民真正享有政治自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故选项①③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②与题意无关,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国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是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关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常见误区: (1)等同论:权利即是义务,义务即是权利。正确的认识,权利和义务是有严格界限的,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 (2)割裂论: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离的。正确的认识,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 (3)放弃论:权利和义务都可以放弃。正确的认识,某些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 (4)先后论: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正确的认识,这种理论实质上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5)侧重论:享有权利比履行义务更重要。正确的认识,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能说哪一个更重要。 (6)均等论:享有多少权利就履行多少义务。正确的认识,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不可能完全等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并扩大用药保障范围。这一做法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

A. 政治保障

B. 物质保障

C. 法律保障

D. 制度保障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国外曾流传这样的趣谈:一位母亲问孩子:“上帝住在哪里?”孩子答道:“既然上帝创造了万物,他一定住在中国。因为所以东西都是“中国制造””。一方面,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具有极高的占有率,但另一方面,部分中国制造品质不佳,在全球消费者的印象很是一般,甚至大多中国人本身也更喜欢外国货。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升消费品品质,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它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和信仰。其核心不仅仅是把工作当成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轴”精神;是一种“苦”精神。重拾缺失的工匠精神,对推动中国经济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升级,使“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工匠精神在推动“中国制造”成为“优秀制造”中的作用。

(2)有人认为,“有工匠精神就有中国的优质制造。”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用意识的作用的原理加以说明。

(3)请以“培育工匠精神”为主题,设计两句公益广告词。(每句广告词不超过15个字)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村落有着很多历史,是中国文化的根脉所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扩张,不少承载着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传统十村落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消亡的压力。尤其“仿古建筑,小吃一条街”的疯狂“造街”,不仅使古村落因过度开发失去原真,而且陷入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用疯狂“造街”来代替古村落发展,体现的是“急于求成”的错误执政观念。一些地方以建设新农村为借口彻底否定古村落文化,毫不保留地将带着历史和文化的古村矿大墙一夜推倒。这些做法,让农村建设走了歪路,走了回头路,从长远来看,既阻碍了新农村的发展建设,也破坏和摧残了古村落文化,是一种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得不偿失的做法。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新农村建设中保持古村落文化原真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如识,谈谈城市建设应如何跳出同质化、重复建设的怪圈。

(3)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旧”矛盾日益突显。请就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和谐发展提两点方法论要求。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大数据” 不仅推动了政府决策机制的变革,也对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材料一 大数据在公共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数据加速了决策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借助民意调查、听证会等形式,政府与公民之间建立了双向信息流动机制;大数据卓越的数据获取能力及网络化获取方法,使研究者对公共政策方案的描述和评估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得更加丰富,使政策参与机制更为精细化;大数据提供了国家与社会力量整合的有效工具,一个动态均衡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决策评估机制成为可能。

材料二 某企业运用大数据,预测经济形势、把握市场态势,提高决策效率。对消费者反馈的信息进行分类分析,找到服务体系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建立高效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效率。评价发大数据化,精准分析消费者需求,提高了产品研发的针对性,使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了优势。

⑴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大数据在公共决策中所发挥的作用。

⑵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该企业是怎样利用大数据进行生产和经营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以来,我国持续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对市场主体准入等市场活动的制度和政策进一步完善。

材料一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要求,涉及企业证照的有关部门形成共识,把方便尽可能多的留给企业,让信息和数据多跑路,让企此少跑路。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1211.9万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3.7%,第三产业新登记企业325. 2万户,同比增长27.6%。小微企业发展形势向好,新设小微企业活跃指数达69.9%。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是如何释放经济活力的。

材料二 自2016年10月1日起,“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顺利实施。从“三证合一”到“五证合一”,更提升了行政效率,扩大了数据共享范围,推进了政府部门之间业务协同,过去企业需要跑5到6个部门、提交几十份材料、等待好几个月的时间,现在只需要在一个窗口提交一份材料,2到3个工作日就可以办结。

(2)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