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农业生产中积累了丰富农业气象经验,二十四节气便是这许多经验中的一个重要结晶。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时间留下脚印,人间四季轮回。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是以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东风西风、睛空细雨、雷电霜雪都是时间的主人,桃树梨树、杏树桑树、菊花苦菜、虫鱼鸟兽、山川河流,都是时间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人根据时间的变化,采桑养蚕、安排生产,春耕夏长,秋收冬藏,以此达到与自然的和谐。 

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老百姓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动态地完善,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仍然保留着吃春盘、春饼等习俗,会用“九丸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使得中国人的生活具有韵律之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运用二十四节气让生活更具韵律之美。  

(2)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探究传承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价值。  

(3)请列出你印象最深刻的某一节气,并说明该节气对你的独特意义。

 

(1)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二十四节气蕴含的太阳运动与气温、降水之间的规律性认识,指导农业生产和工作生活。在认识和把握二十四节气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当时当地气候和条件,在运动变化中把握节气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我国人民农业生产实践的结晶,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有指导作用。蕴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积极思想(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或人与自然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能够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3)答案示例:清明,祭祖扫墓,寄托思念;踏青赏春,陶冶情操;谷雨,播种五谷,劳动体验。 【解析】本题以二十四节气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规律、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的多样性、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本题要求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来回答。结合材料,考生可从规律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人们可以遵循二十四节气蕴含的规律性认识,指导农业生产和工作生活;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二十四节气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在运动变化中把握节气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等角度回答本题。 (2)回答本题,考生可从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人民农业生产实践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传承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角度进行说明。 (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列举自己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某一节气,并指出该节气对自己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影响。要注意谈该节气对自己的独特意义时一定要言之有物,符合节气实际,并能充满正能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年11月24日中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被视为“拉开了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大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产能利用率在国际上一般衡量标准为超过80%至85%为比较合理,小于75%为产能严重过剩。

材料二:2015年的“双十一”,进口美妆再度刷新成交纪录;中国人在日本抢购电饭煲、马桶盖被世界议论;长期以来,苹果手机“霸占”中国消费市场令国产手机眼热进而奋起直追……,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但中国居民不惜重金、舍近求远在海外疯狂扫货,追捧国外产品。

材料三: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长动力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强调扩大需求,到抓住供给侧做文章,是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改善供给品质,创造新供给、培育新需求;就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盘活过剩产能沉淀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让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领域转移到高效率领域,从已经过剩的产业转移到有市场需求的产业,进而实现资源优化再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降低企业税费,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松绑等多项举措化解产能过剩顽疾、提高产能水平,重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1)材料一与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意义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作为

 

查看答案

2015年11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两位领导人历史性的会面,彰显了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解决自己的问题,证明了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是能够切实把握历史机遇的,而且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携手推动两岸的和平发展,这样才能够真正共创中华民族的未来。这启示我们

A. 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B.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受人们立场的影响

C. 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遵循客观规律统一起来

D.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可能不同

2.“人间随处有诗意,千年至美莫如诗”。诗词之美,美在意境,贵在意境。诗词的意境,是指诗词的意(情意、思想内容)和象(景象、画面)的结合,“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诗词的意境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③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直接再现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

④诗词的意境是艺术家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5年9月,习近平访美期间,有社论指出,基于贸易、投资对中美双方皆为互利的基本经济逻辑,两国还会在摩擦之下耐心协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说明中美两国

①在矛盾双方的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②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促进中美关系健康发展

③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寻找正确方法以解决问题

④在正确的认识指导下就能解决问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巴西科研人员通过反复研究,在实验室培养出具有特定DNA系列的蛛丝蛋白,进而制作出世界上首条人造蛛丝。这种人造蛛丝不仅具有弹性好、韧性大等优点,还能够生物降解,未来有望在纺织材料、医疗和飞机船舶制造等领域得到应用。人造蛛丝的成功研制说明

①人可以根据主观需要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④离开了对规律的尊重,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依据对其理论的理解,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异顺序为

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①→③→④→②

D. ③→④→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