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体现了中国人浓浓的“家”的观念。新春佳节,家人团聚,共叙亲情是自古以来中国人不变的过春节的方式。现代通讯工具的出现使一些远隔千里的亲友能穿越时空为彼此送达一份心意,短信、微信、红包等的出现也为传统的春节增添了一些新的色彩。然而,这些现代化的通讯方式增加了人们相互交流的速度和密度,似乎并没有增加人们之间情感的温度和厚度;人与人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亲情的距离拉远了;花样多了,但年味淡了。
材料二 许多年轻人、大学生追求时尚、赶时髦,越来越热衷于过洋节,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洋节比较轻松浪漫,注重情调,如情人节送玫瑰、圣诞节过平安夜,这都更容易受年轻人喜爱接受。热衷于过洋节的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反而比较冷淡。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我们在文化继承与发展中应如何对“传统”和“现代”进行正确取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看待有些人热衷于过洋节这一现象。
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节目,《感动中国》举办14年来向全国观众推出了100乡位人物,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因此该节目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此项活动开展的意义在于
①传递正能量,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③弘扬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发挥道德模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榜样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社会文化,既要有“阳春占雪”,也要有“下里巴人”。城市中的草根艺人用努力和汗水,为疲劳一整天的人们带来轻松和欢笑。虽谈不上高大上,也传递真善美。他们来自草根,为草根服务。由此可见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享用者
②草根文化就是我们倡导的先进文化
③人的文化素养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
④文化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
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②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
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
④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惠民是文化发展的目的和方向,景区要做到文化惠民,关键在于“活化”,让文化能够方便地走到百姓跟前,实现人和文化的零距离接触,使游客获得旅游文化的创意。文化景区“文而化之”的意义在于
A.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B. 帮助人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C. 发挥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D. 引导人们在文化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以天津“泥人张”作品为依托,“梦娃”系列公益广告运用三维技术绘制的形象萌动可爱,表达主题所用的童谣朗朗上口,深受大家喜爱。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该公益广告是文化传播途径的新的成功案例
②该公益广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
③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化更富有生命力
④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