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老式缝纫机、一张斑驳的粮票、一把沉甸甸的铜制门锁……这些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物件,如今又重新唤起人们的关注。某地开展的“城市记忆——老物件里捡拾难忘岁月”主题活动获得市民积极响应。老物件也有大魅为,是因为老物件
①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②保留着特定经济政治的文化烙印
③维系着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是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百集纪录片《记住乡愁》选取全国100个传统村落进行拍摄。福建龙岩连城的培田村一举成为该纪录片的开篇之作。典型的“九厅十八井”客家明清建筑群,其深厚的文化底,“耕读为本”的客家精神,成就了培田800年的辉煌。《记住乡愁》的拍摄旨在
A.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B. 展示古代建筑艺术
C. 促进区域文化融合
D. 提升乡土文化品味
2016年10月22日是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80年前那些翻山越岭的人,其实一直跋涉于人们的心灵。如果说长征是“播种机”,这种子已经撒播在了时间之中,让一代代人都从中思考信仰的意义、人生的方向,最终收获精神的力量。由此可见,长征精神:( )
① 开启人的智慧,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② 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催人奋进
③ 突破历史条件制约,超越时空,主导社会进步
④ 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构筑民族精神航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六尺巷》取材于桐城六尺巷典故,是一首展示互敬礼让、和谐包容文化内涵的民族润式歌曲,在传统戏曲的基础上大胆吸收了RNB、说唱等国外流行音乐元素,经赵薇在春晚演唱,通过网络媒体传播,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①创新能够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强大功能
③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一朵奇葩,如《春》正读: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逆读: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品味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古典诗词意境高远、难以逾越
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
④文学典籍浩如烟海,兼收并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副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
①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②是推动我们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④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