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某研究所根据水果在不同成熟程度时释放的某挥发性化合物的浓度变化,经过多次试验,制...

某研究所根据水果在不同成熟程度时释放的某挥发性化合物的浓度变化,经过多次试验,制成了一种能“感知”水果成熟程度的标签。这一研究佐证了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是意识活动的直接产物 

②意识主动性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③实践活动可以创造出新的物质生活资料 

④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D 【解析】①选项的说法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排除。④选项的说法应该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故排除。研究入员发挥了意识的主动性,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了新的“标签”,故②③入选。故本题选D。 【考点定位】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的作用 【名师点睛】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①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事物②在历史观中,肯定了社会意识对实践的决定作用③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离开时间,就不能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来自日本的杞田隆章和加拿大的阿瑟·麦克唐纳获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中微子振荡现象。该发现表明中微子拥有质量,推翻了物理学界几十年来“中微子没有质量”的“常识”。这证明了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真理总要被推翻,它与谬误没有严格界限

③科学家们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莺叽叽喳喳争抢洒满阳光的枝头,燕子飞进飞出忙着啄泥搭窝。白居易的诗句以对早莺新燕的喜爱衬托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引发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早莺新燕的动态画面突出了实践的客观性

B. “争”“啄”的运用突现了诗人的主动创造性

C. 诗句引发的美好情感源于读者的想象

D. 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是诗人创作的源泉

 

查看答案

2016年6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坚决反对“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乱作为”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不作为”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不会为”否认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④“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否认事物是运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

①来自实践,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促进作用

②具有科学性,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作为自然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④对人的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因而是真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10177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搭载着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飞向浩瀚宇宙,与等候在太空的天官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完成组合体中期驻留任务后,与天宫二号分离,在一天内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神舟十一号任务结束。神舟十一号成功完成任务表明

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联系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人们能够认识、发现并利用规律 人们可认识规律就可以改造规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