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领导人指出,要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保证公民的参与。当前,公众参与地方政策决策的主要形式有
①对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公示
②组织相关学者对决策加以研究论证
③通过政府提供的渠道参与决策前的讨论
④参与有关重大方案、项目、决定的听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某市政府召开座谈会,听取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界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把群众关心的问题和群众愿望变成政府决策的议题。这一做法
①是了解神情民意的过程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
③尊重了公民的最终决策者地位
④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在一些地方人大换届选举中,有人认为“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要可以”。这种观点
①是正确的,体现了公民的意愿
②是错误的,选民参与选举的态度关系到能否选出代表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当家人
③是正确的,反映了我国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④是错误的,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许多地方在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组织开展正式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活动。活动中,正式代表候选人向选民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并回答了选民的提问。组织开展正式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
A. 有利于选票相对集中 B. 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C. 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D. 目的是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
我国领导人指出,要认真做好全国且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有关工作,加强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和督促,把好代表“人口关”,把好选举“组织权”,把好全过程“监督关”,确保选举结果让人民满意,我国重视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是基于
①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关系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
②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③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直接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④公民义务的履行能确保权利的实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在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某区对于一些老弱病残或因生产、工作不能离岗的选民,以流动票箱的方式上门接受投票;对应参加选举的外出选民通知其本人,不能返回参选的,办好委托投票手续,搞好委托投票,或经区换届领导小组同意,以电话、短信等形式投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区创造条件以确保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B. 该区为选民参与基层民主管理创造了条件
C. 该区扩大了直接选举的范围
D. 该区根据社会进步状况调整选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