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不论是参赛选手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大家聚在一起,并非为了单纯地比拼诗词背诵能力,而是以这样的一档节目让大家重温经典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2017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成为春节荧屏的最大赢家。

材料二   在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上,年仅十六岁的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凭借强大的实力及淡定从容的气魄击败了学识渊博、才思敏捷的《诗刊》编辑彭敏夺冠,人们无不为武亦姝点赞。但也有人说: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诗词而言,创作的意义远远大于背诵的意义。值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意见,宣布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幼课堂和教材更是其中重点,实现目标的时间节点设在2025年。

(1)依据材料一,用文化对人的影响和思想道德建设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成为春节荧屏的最大赢家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用辩证否定的实质分析如何使“国学”走向复兴?

(3)请你为促进中国“国学”走向复兴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通过举办“中国诗词大会”活动,营造古诗词对人们的影响的良好环境。 ②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通过举办“中国诗词大会”活动使人们背诵古诗词,创作古诗词,传承古诗词,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 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举办“中国诗词大会”,有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④中国诗词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⑤学习中国诗词文化有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①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即“扬弃”。 ②让“国学”走向复兴需要我们对传统“国学”选择性的继承,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让“国学”走向复兴还需要让传统文化适应时代的变化,推动其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上的创新。 (3)示例:①促进中国“国学”走向复兴要从当下的国情出发,探索其内在规律性,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 ②促进中国“国学”走向复兴要分析现阶段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分体具体分析。 ③促进中国“国学”走向复兴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 【解析】此题以《中国诗词大会》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背景材料,分别从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的角度,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及其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辩证否定观、规律、矛盾的特殊性、系统优化方法等相关知识。 (1)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及其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此题要求用文化对人的影响和思想道德建设相关知识,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题;设问要求分析说明《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成为春节荧屏的最大赢家的理由,属于原因类的主观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通过举办“中国诗词大会”活动,营造古诗词对人们的影响的良好环境。②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通过举办“中国诗词大会”活动使人们背诵古诗词,创作古诗词,传承古诗词,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举办“中国诗词大会”,有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④中国诗词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养料。⑤学习中国诗词文化有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2)此题考查辩证否定观。此题要求用辩证否定的实质分析如何使“国学”走向复兴,从知识范围来看,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题;;从设问来看,属于措施类的主观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①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即“扬弃”。②让“国学”走向复兴需要我们对传统“国学”选择性的继承,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让“国学”走向复兴还需要让传统文化适应时代的变化,推动其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上的创新。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3)此题考查规律、矛盾的特殊性、系统优化方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此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哲学方法论,问题指向为促进中国“国学”走向复兴提两条方法论建议,措施建议类题目。解题时要注意结合课本知识。如:①促进中国“国学”走向复兴要从当下的国情出发,探索其内在规律性,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②促进中国“国学”走向复兴要分析现阶段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分体具体分析。③促进中国“国学”走向复兴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点睛】规范化答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审设问 1、明确知识范围: 知识类别:经济学、哲学、政治学 知识形态:微观、宏观 2、明确问题指向: 单一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复合型:谈认识、作分析 3、明确设问主体: 经济学:政府、企业、个人等 政治学:国家、政党、公民等 第二步:审材料 1、读材料时既要把握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又要把握材料中的隐性信息。 2、回归教材,试题虽然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读题时必须判明答题要用到教材中的哪几课、哪几节、哪几框的内容。这样 就缩小了思考的范围。 3、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做到有的放矢,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第三步:调用知识(回归教材〕 1、依据关键词,直接调用(关键词本身是学科基本概念,则直接调用) 2、把握知识联系,联系调用(依据关键词,通过演绎、推导,找到可用知识) 3, 概括具体信息,归纳调用(关键词比较具体,与学科理论不能直接对应,则先归纳再调用) 4、依据设问,有效调用(知识调用要根据设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调用,反对盲目堆砌和过度引申) 第四步:确定答题思路 1、确定大逻辑:要点之间的逻辑,包括有几个要点,要点之间如何排列; 2、确定小逻辑:要点自身的逻辑,即要点如何展开,包括有几个关键词,如何排列。 第五步:写答案 1、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一反对不分段落层次的“一块板’ 2、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一一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 3、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一一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 4,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一一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恒产者有恒心,经济主体财产权的有效保障和实现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如何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财产权的问题开始凸显。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2004年,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宪法;2007年出台物权法,标志着产权保护制度正在逐步形成;2016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从顶层设计强化了产权保护的法治化路径。

材料二  产权保护制度的核心原则就是公平。《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保护国家、集体、企业、个人产权的法律和制度,创新适应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产权保护制度,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增强人民群众财产财富安全感,增强社会信心,形成良好预期,增强各类经济主体创业创新动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说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是如何体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财产权”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关注“三农”问题。下表是近三年中央一号文件名称,反映出国家对不同发展时期解决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的认识是与时俱进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时间

文件名称

2015年

《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6年

《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2017年

《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  干意见》

 

①同一矛盾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②我们分析问题时要善于抓主流和实质

③不同矛盾构成了不同事物的特殊本质               

④我们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重点和关键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年9月5日,在金砖国家(BRICS)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指出:真金不怕火炼,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加强协调,金砖国家合作就一定能乘风破浪、穿云破雾。这一判断坚持了事物发展的

①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②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内因和外因的统一                         

④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年4月,我国签署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中国将继续尽自己最大努力,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推动《巴黎协定》早日生效和全面实施,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方法体现了

①我国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②把要素结合起来可能发挥最大功能

③系统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关键性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决定着整体的功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2022年冬奥会会徽:人形图案是一个冬天的“冬”字,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标识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从中可知

①艺术创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想象               

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       

③人的主观能动性可突破事实的束缚       

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