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戏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承着中华文化基因,彰显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戏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承着中华文化基因,彰显着中华审美风范。但目前戏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的普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习惯,也改变了戏曲的生存环境。随着艺术领域市场化的推进,加剧了文化艺术领域的生态失衡:娱乐性强、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更受欢迎,像流行歌曲、电视剧等,而对于一些需要一定欣赏基础的艺术形式,如民族戏曲等则受到冷落;年轻人热衷于追逐时尚与潮流,使得一些带有民族性和历史印迹的艺术被淡忘。针对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

戏是靠人演的,曲是靠人唱的,名家演好戏,大师唱好曲,已成为戏坛共识。昆曲的发展是“戏以人传”的最好佐证。六百年前,昆山人顾坚改进和完善了南曲声腔,绘就昆曲传奇的最初一笔。 四百年前,汤显祖完成不朽的传奇《牡丹亭》,昆曲由此进入鼎盛时期。八十多年前,40多个少年走进苏州昆曲传习所的大门,在昆曲最为衰弱的时候,他们用尽毕生心力守护着昆曲的一脉香火。五十年前,周传瑛等艺人演出新编《五十贯》,创造了新中国文艺史上“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佳话。

(1)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昆曲的发展是“戏以人传”的最好佐证。据此有人认为:“在戏曲的传承与发展中只能靠戏曲艺术家的努力”。请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3)戏曲应该是活在当代的艺术。请就如何让戏曲活起来,传下去提两条建议。

 

(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生态平衡的重要体现,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②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才能满足不同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③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2)①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但人们在历史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②戏曲艺术家在戏曲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着引领作用,该观点肯定了戏曲艺术家在戏曲传承与发展中的突出贡献。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戏曲艺术家的创作需要以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为源泉,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提供的物质条件。④戏曲艺术家在戏曲的传承与发展中能否发挥积极作用,取决于其创作活动能否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该观点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作用 注意:本设问主要围绕戏曲艺术家和人民群众的作用两个方面评析观点。 第四点如答“戏曲艺术家只有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关注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聪明才智,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曲艺作品,发挥其在戏曲艺术传承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可给3分。但不重复给分,不得超出本题赋分。 (3)①继承传统,注重戏曲内容、形式的创新,增强其艺术魅力。 ②重视戏曲教育,培养戏曲人才。 【解析】本题以中华戏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是现在戏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体现出了灵活性与综合性。本题注重考查考生辩证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系数不大,但是要组织好答案还需要考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这一观点。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对题目的设问进行充分的解读,即要弄清设问考查的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故考生在实际组织答案的过程中可以着重从文化多样性的地位、作用以及意义等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评析观点:“在戏曲的传承与发展中只能靠戏曲艺术家的努力”。 评析型主观题是近年来各地高考常见的一种开放性试题,评析类主观题类似于传统的辨析题,不过,辨析题侧重于正误判断和原因分析,注重正反两种观点的对照,而评析类主观题则弱化了这一方面,侧重于对问题或现象本身的评判,并在此基础上衍生了对意义或措施的认知。故本题考生着重可以围绕戏曲艺术家和人民群众的作用两个方面评析观点即可。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以及戏曲艺术家在戏曲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着引领作用等。 (3)本题要求考生就如何让戏曲活起来,传下去提两条建议。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继承传统,注重戏曲内容、形式的创新,增强其艺术魅力;重视戏曲教育,培养戏曲人才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的魔咒在人们心中挥之不去。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制度能否有效推行,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处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垃圾分类设施标准不统一和设施不足,导致垃圾分类投放的约束力低下;垃圾分类尚未建立起良性循环的回收产业链,现有机制不能有效地激励民众对生活垃圾进行精准合理分类。有专家建议,垃圾分类处理应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设立国家支持循环经济垃圾处理、垃圾综合利用专项基金,通过政策引导、经济扶持、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绿色生态垃圾综合利用企业的发展。 

材料二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Z省在破解垃圾困局方面成效显著。该省以农村为突破口,推行“农户一次分类+村保洁员二次分类”的模式,通过激励机制,并首创垃圾可追溯制度,实现了垃圾处理责任到人。该省推行城乡垃圾分类制度两年来,拨付财政资金4260万元,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总投入13.6亿元。为了突破资金瓶颈,该省不少地方尝试市场化运作,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农村环境整治。积极探索垃圾处理产业化,形成垃圾分类全产业链,实现资源化处理。在垃圾分类过程中,Z省特别注重将建章立制贯穿其中,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专家建议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在我国应如何推行、落实垃圾分类制度。

 

查看答案

读书有益的,有人却因为“书”而框住手脚。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①善于思考,敢于突破真理的适用范围

②只有事事亲自实践,才能获得真理性认识

③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④要有革命批判精神,敢于打破与实际不符的成规陈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国安全和发展相统一的战略需求。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防建设在孵化高新技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为国防建设提供新的物质支持。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应该

①认识到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兼顾发展与安全的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④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写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诗句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教育部在2017年1月发函要求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似乎有悖于我们的常识,但“十四年抗战”有真实的历史事实支撑。随着人们对抗战历史研究的深入,人们在不断纠正、改变历史的看法,努力做到趋向真实的历史。由此可见

①任何真理都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

②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③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