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的魔咒在人们...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的魔咒在人们心中挥之不去。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制度能否有效推行,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处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垃圾分类设施标准不统一和设施不足,导致垃圾分类投放的约束力低下;垃圾分类尚未建立起良性循环的回收产业链,现有机制不能有效地激励民众对生活垃圾进行精准合理分类。有专家建议,垃圾分类处理应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设立国家支持循环经济垃圾处理、垃圾综合利用专项基金,通过政策引导、经济扶持、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绿色生态垃圾综合利用企业的发展。 

材料二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Z省在破解垃圾困局方面成效显著。该省以农村为突破口,推行“农户一次分类+村保洁员二次分类”的模式,通过激励机制,并首创垃圾可追溯制度,实现了垃圾处理责任到人。该省推行城乡垃圾分类制度两年来,拨付财政资金4260万元,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总投入13.6亿元。为了突破资金瓶颈,该省不少地方尝试市场化运作,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农村环境整治。积极探索垃圾处理产业化,形成垃圾分类全产业链,实现资源化处理。在垃圾分类过程中,Z省特别注重将建章立制贯穿其中,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专家建议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在我国应如何推行、落实垃圾分类制度。

 

(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垃圾分类处理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提高垃圾分类处理的效率。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政府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增加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从而调动了企业投资经营的积极性。政府运用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垃圾综合利用企业的发展,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促进资源的合理资源配置。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如答“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可给3分,但不重复给分,不得超出本题赋分。 (2)①制定和完善垃圾分类处理的法律法规,为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提供法律依据。②政府坚持科学决策,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切实履行职能,政府加大对垃圾分类处理的投入,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有效推行垃圾分类制度。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调研,为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建言献策。④公民应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的原则,为推行、落实垃圾分类制度出谋划策。 第四点如答“公民可以通过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途径,为推行、落实垃圾分类制度尽心尽力”给2分。另外,如答“发挥各级党委在推进垃圾分类制度方面领导、协调作用”也可给2分,但不重复给分,不得超出本题赋分。 【解析】本题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题目在设计上尊重教材,查的是考生的获取信息和解读材料的能力。其意图在于了解考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答案的组织能力。 (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专家建议的合理性。首先,考生要度材料一中专家的建议要仔细解读,从中提取关键的信息,然后结合教材的知识进行分析总结。材料中,垃圾分类处理应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考生可以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设立国家支持循环经济垃圾处理、垃圾综合利用专项基金等表述,考生可以从国家财政的作用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支持绿色生态垃圾综合利用企业的发展,考生可以从调动了企业投资经营的积极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在我国应如何推行、落实垃圾分类制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求考生对材料二中的相关表述要进行分类梳理,然后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本题考生着重可以从政府职能的履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职能、公民个人坚持的原则等几个方面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书有益的,有人却因为“书”而框住手脚。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①善于思考,敢于突破真理的适用范围

②只有事事亲自实践,才能获得真理性认识

③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④要有革命批判精神,敢于打破与实际不符的成规陈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国安全和发展相统一的战略需求。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防建设在孵化高新技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为国防建设提供新的物质支持。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应该

①认识到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兼顾发展与安全的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④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写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诗句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教育部在2017年1月发函要求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似乎有悖于我们的常识,但“十四年抗战”有真实的历史事实支撑。随着人们对抗战历史研究的深入,人们在不断纠正、改变历史的看法,努力做到趋向真实的历史。由此可见

①任何真理都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

②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③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美国思想家、文学家爱默生在他的作品《处世之道·崇拜》中写道:“有两件事我最憎恶:没有信仰的博学多才和充满信仰的愚昧无知。”对于这一观点,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 信仰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C.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不可或缺

D. 在文化选择中明辨是非,增强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