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由此可见

①“二十四节气”来源于主观想象      

②“二十四节气”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实践是“二十四节气”的来源      

④“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起决定性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C 【解析】“‘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说明“二十四节气”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实践是“二十四节气”的来源,故选项②③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说法错误,“二十四节气”来源于实践,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月的江南,阴雨霏霏。这在画家眼中,是一幅幅朦胧的水墨画,而在音乐家心中,就是一首首缠绵的丝竹乐曲。材料说明

A. 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B. 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 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D.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查看答案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反映意识形成前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的是(   )

①含羞草受到人们触动时,叶柄下垂小叶合闭

②海参遭遇天敌时会“献出”自己的内脏,供其食而自逃

③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破碎

④科研发现某些星系中造星运动趋于停止的原因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③-②-①    D. ③-①-④

 

查看答案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与上述材料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A.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B.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C.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查看答案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范畴的是

A. 水往低处流    B. 新陈代谢    C. 月亮绕地球转    D. 红灯停,绿灯行

 

查看答案

东晋僧人僧肇在《物不迁论》中说:“然则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与此观点不相符的是

①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②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飞矢不动     

④“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归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