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有一次哲学家贝克莱与一位朋友在花园里散步,不小心踢在一块石头上,他说因为...

材料一:有一次哲学家贝克莱与一位朋友在花园里散步,不小心踢在一块石头上,他说因为我踢到了石头,石头才存在,因而他提出了“存在即被感知”的观点。

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结合材料,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各自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二者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2)简要评析上述两种世界观。

 

(1)材料一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材料二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二者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材料一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它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是错误的。 材料二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不科学的。 【解析】本题以贝克莱和荀子的哲学观点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等知识点,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本题考查材料观点的世界观及根本分歧,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存在即被感知”“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可以看出,二者分别是主观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二者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本题考查对主观唯心主义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阐述了无论是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具体科学,还是哲学,都对我国成为世界强国极具重大意义。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认识。

 

查看答案

习主席在2017年新年献词中提到:“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就能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重点强调我们干事情要(   )

A. 坚持从尊重客观规律出发

B. 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

C.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 坚持从客观事物出发

 

查看答案

20171月,鉴于“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中国教育部对中国中小学地方教材提出修订要求,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我们尊重史实,强调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年轻一代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因为只有铭记历史,才能真正开创未来。从唯物论的角度,这表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社会历史性 

④意识总能如实的反应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原子弹。这是因为(   )

A. 意识活动缺乏主动创造性

B. 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来

C. 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

D. 人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查看答案

电影《狼图腾》与纪录片《穹顶之下》内容虽然迥异,但主题都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应深刻把握(   )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      

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重大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