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出现了一些新词,如“蓝天保卫战”、“居住属性”、“河长制”等等,报告中新词的出现,往往是因为某一社会现象引发了一些被大家共同接受的说法。这表明( )
A. 存在与思维不可分
B. 存在与思维同等重要
C. 存在决定思维
D. 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休谟认为“关于原因与结果我们的一切推论无非是由习惯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
A. 不可知论 B. 可知论 C. 唯物主义 D. 唯心主义
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西方哲学家贝克莱提出:“物是观念的集合”。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
A. 都探讨和回答了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B. 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是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C. 都探讨和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
D. 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从道德行为上讲,分为道德高尚的人和道德低下的人。道德高尚的人,为人忠厚、诚信有礼、温和善良、正派廉洁、主持正义、助弱扶贫、勤奋敬业;道德低下的人,恃强凌弱、为人奸诈、凶狠恶毒、不务正业、贪婪无度,当面做人、背后做鬼。这是因为( )
A.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 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 世界观就是方法论
D.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古人云: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生活需要低调,为人处世更不可不“低调”,低调代表着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这启示我们( )
A. 任何哲学都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加聪明
B. 不学习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
C. 哲学就是低调为人,低调处事
D.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说明 ( )
A. 哲学是本来就客观存在于自然界的
B. 哲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C. 哲学就是思考,哲学力量巨大
D. 哲学就是正确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