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2016年9月11日-14日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2016年9月11日-14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本届博览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被赋予推动中国与东盟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使命。

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童道驰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更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相互支持。打造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可促进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实现,促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建设,对世界经济增长将做出重要贡献。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年来,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从80亿美元增长到4722亿美元,增长近60倍,年均增长率18.5%。目前,中国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的重要投资来源地,也是中国在国外投资的第一大市场。中国企业在东盟8个国家设立了26个具有境外经贸合作区性质的项目,引入超过300家中资企业入区,已累计投资17.7亿美元,实现产值90. 2亿美元,成为中国—东盟互利合作的新高地。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打造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理由。假如你是一名企业经营者,如何利用“打造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契机发展自身?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说明本届博览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政治学依据。

 

(1)(14分)理由:①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打造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有利于促进资本、贸易全球化发展,缓解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状况,促进世界经济增长。②是全面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打造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③“打造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互利共赢。(一点3分,两点6分,三点8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如“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等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可超过8分) 做法: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平台,加强与东盟各国在贸易、投资、产能等方面的合作以促进自身发展。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优势。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拓展国际市场,诚信经营,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树立规则意识,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和水平。(一点2分,任答三点给6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如“充分利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可超过6分) (2)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与东盟各国有着共同利益,以此为主题,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同发展。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求和平、促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此为主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是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的。⑤我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以此为主题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一点3分,任答四点给12分) 【解析】(1)本题有两小问,首先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打造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理由,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可以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进行说明有利于生产和贸易的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其次可以从有利于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然后可以从有利于充分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角度说明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互利共赢。后一问要求考生分析说明假如你是一名企业经营者,如何利用“打造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契机发展自身,考生可以从企业的生产经营的角度分析说明即可,但这里要说明的是,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知识,除了制定战略、形成竞争优势外,还要结合着对外开放的角度进行说明。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说明本届博览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政治学依据,属于依据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然后,考生可以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最后还可以从我国的外交政策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考点定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经济全球化、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我国的外交政策 【名师点睛】关于我国外交政策要厘清几点认知: (1)我国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当我国领土受到侵犯、国家主权受到干涉时,我们一定会采取必要措施予以还击。 (2)维护好本国利益,不一定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若只顾本国利益,而置其他国家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于不顾,就不能促进,甚至是阻碍和破坏世界和平与发展。 (3)各国的外交政策并不都是由本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决定的。各国的外交政策都是由各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国家利益首先表现为统治阶级的利益,国家制定和执行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以50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叙述骨架,揭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只有真实地认识历史,才能客观地把握未来。这              

①说明历史是客观的、普遍联系的 

②有助于我们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坚持辩证唯物史观 

③说明今天发生的一切,都可以为昨天所借鉴 

④说明历史发展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读书是有益的,但人却不可因为“书”而框住手脚。我们应懂得(  )

①与认识相比,实践是第一位的  

②认识不过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③解放思想要打破一切现存的东西 

④坚持革命批判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时间都去哪了,能否找到它带着现在的记忆回到过去,懂点事,听些话,让爸妈的笑容漫上脸颊。时间,或许就在心里,就是渐渐懂得了什么是辛苦,什么是责任,什么才叫一个家……时间哪里都没去,就在原地等待着,等待着看一幕幕花开的芬芳。等待着懂得的人,去做让时间都感到幸福的事情。这启示我们  

①明白时间静止的意义能让我们感知亲情的幸福和芬芳

②时间处在绝对运动中,一切皆变,只能在回味中流泪

③时间的长短有无完全由我们自己随意控制

④对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保持和发扬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关于命运,我国古代思想家有不同论述。《论语·颜渊》中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张“知命”。墨子提出“非命”,认为“寿夭贫富,安危治乱”,不是先天命定,而是可以通过人力来加以变更的。孟子主张“立命”,强调努力尽人的本分。庄子主张“安命”,“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王夫之提出“造命”,认识和追寻事物的必然性,人就可以主宰命运。材料中关于命运的各种观点中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倾向的是

A. 孔子的“知命”和孟子的“立命”

B. 墨子的“非命”和王夫之的“造命”

C. 孟子的“立命”和王夫之的“造命”

D. 孟子的“立命”和庄子的“安命”

 

查看答案

在历史上,中华不同民族的文化,如匈奴、鲜卑、契丹、辽、金、蒙、满等民族的文化,都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同样融入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这表明,中华文化

A.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B.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D.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