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狄德罗曾说过:“生命,就是一连串的作用和反作用。我活着,就以块体的方式作用与反作...

狄德罗曾说过:“生命,就是一连串的作用和反作用。我活着,就以块体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我死了,就以分子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这句话揭示了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主要方面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D.矛盾的普遍性和运动的绝对性 

 

D 【解析】 试题分析: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材料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材料中“我活着,就以块体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我死了,就以分子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题中的观点,正是反映了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和矛盾运动的绝对性,因此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运动的绝对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第23届“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将于2017年2月27日-3月2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会上将展示各种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未来趋势,如图G最新技术和设备等,为业界提供未来发展的方向。回答下列题。

1.从1G到5G,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1G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2G手机有了短信、WAP上网等功能,而到了4G时代,相关技术会把宽带互联搬到手机上,将手机变成一个接入网络的终端,其通话功能仅仅是附带功能。预计5G网速将比4G提高10倍左右,只需要几秒即可下载一部高清电影,能够满足消费者对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等更高的网络体验需求。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C. 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D. 事物运动的方向一定是上升的

2.5G是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包括许多当前技术的演进,这些技术可以完全向4G技术兼容,也需要一部分相对革命的技术,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无缝升级,顺利向2020年及更长的未来过渡。可见

①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下实现了科技创新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②科技创新是在与传统模式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实现的

③科技创新是辩证的否定,以革命批判精神破除过去的观念和技术 

④科技创新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在2016年10月27日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指出:全体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作风建设方面要明确“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下列与其蕴涵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③积跬步而致千里,积怠惰以致深渊  

④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一会儿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时,他在某地劳动,有一天公社派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终于一个办法出来了。他把羊牵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该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①正确处理了“羊吃草”与“割羊草”的必然联系  

②发挥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③正确把握了“羊吃草”与“割羊草”的本质联系  

④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具有直接现实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为解决城市内涝频发的问题,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它要求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体现了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④系统具有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基本特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材料一:习近平强调,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同样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秩序。我们既要充分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构建良好的网络秩序。

材料二: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9月11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会议认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推进公众参与,理性维护环境权益。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鼓励公众监督环境违法行为,推行生态破坏和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公民通过环境信访、行政调解、寻求司法救济等方式理性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公民利用互联网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公民应该如何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