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中曾引用《孟子·梁惠王下》的“乐民之...

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中曾引用《孟子·梁惠王下》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下列典故与该句名言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①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

②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

③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史记·殷本纪》

④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D 【解析】题目中,“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故①③蕴含的哲理与题意相符。②选项告诉我们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哲学原理。④选项说明了为政者自身行为端正的重要性。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促进人权事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将人权建设纳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当中,并将人权保障纳入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流,纳入到发展过程的方方面面。这一做法体现了

A. 要着重把握认识的规律性

B. 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C.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D. 统筹考虑能更好地实现目标

 

查看答案

当前我国就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就业总量压力巨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的步步紧逼,这种矛盾还会日益加剧。为了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同人群的需要,国家将出台富有弹性的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但各方对此方案反应不一。这表明

①由主观向客观的转化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

②科学规划有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

③新事物被人们接受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④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2016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在谈到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时引用古语“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以中国智慧解题、以中国道理说事。一句古语,引出“小智”“大智”的辩证法,让为世界未来而探索着的人们深思。由此可以得出

①从自我与他人的角度说,看到他人方为大智,体现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

②从眼前和长远的角度看,看到长远方为大智,体现了用发展观点看问题

③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看,有全球治理的大方向,就有全球治理的大作为

④从局部与整体的角度说,看到整体方为大智,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是事物质变的临界点。“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有备才能无患。这种“底线思维”所蕴涵的哲学智慧有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对立面转化  

②忧患意识是人们做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③应根据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提高活动的预见性  

④要把握事物质变的节点,防止质变的发生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美、澳两国科研人员在实验室成功地将煮熟的鸡蛋蛋清变回生鸡蛋蛋清。该技术将减少癌症治疗费用,工业奶酪制造者、农民也将因此获取更高利润。这体现了(  )

①科技进步实现了事物的辩证否定 

②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人的活动的烙印 

③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实践水平决定了自在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