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一个由中、美、俄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给食盐施加20万大气压,生成了一些“不可...

一个由中、美、俄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给食盐施加20万大气压,生成了一些“不可能”的物质如氯化三钠和三氯化钠。按照传统化学教科书上的规则,这些物质本不该存在。科研人员制造出“本不该存在”的化学物质,表明人们能

①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而显示其实践的能动性

②进行创造性思维以实现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及其适用条件和范围

④依据主观意愿决定客观事物的变化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 【解析】科研人员制造出“本不该存在”的化学物质,是科研人员进行创造性思维,通过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所取得的科学实验成果,该实验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实践是主观能动性,①②说法正确。规律是客观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规律,③说法错误;④夸大了人的主观意识,是唯意志论,错误;本题选A。 【考点定位】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创新思维 【名师点晴】正确区分认识的来源和认识的途径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个来源是唯一的,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2)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则有两条,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则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就知识的整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离不开直接经验,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长江流域因其丰富的资源被视为中国经济的“黄金地带”。但囿于地方利益和认识水平的局限,长江流域过度开发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如今,中央明确提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从大开发变为大保护证明了

①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②意识活动因具有目的性而能保证实践的成功 

③认识有反复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④真理和谬误是相对的,真理也能转化为谬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关于汉字“射”与“矮”,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有人认为,身为一寸,自然是矮,而委派矢出,自然为射,所以这两个字误读了。有人却认为古人射箭时常半蹲,故身寸,而委的常用意是弯曲、不能伸直,自然就是矮,所以两字并未误读。专家指出,甲骨文中“射”的造字本义是用弓弦将箭只弹出,攻击远处目标,而“矮”的造字本义是因为背负沉重的箭筐而弯下腰。所以两字并非误读,而是由甲骨文向金文转变的时候误写了。这说明

①对真理的探索是永无止境,没有确切结果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个体差异性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拥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科学家将在其中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验证和创新突破一些核心关键技术,为解决国家迫切需求的重大问题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法和手段。这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指导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根本任务

③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先进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下列各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举一纲而万目张”

②“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恩格斯曾经预言:“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运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19世纪的预言,正在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的现实。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以此为指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永恒不变的    

②批判吸取了黑格尔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与费尔巴哈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③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④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