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李白的《小桃源》道出了安徽黟...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李白的《小桃源》道出了安徽黟县多村的独特景观,山水风物幽美,古老文化酝酿出醇厚从容的民风人情。材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A.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一经形成无法消除

C.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D.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  

 

D 【解析】李白的《小桃源》描绘了多村的独特景观,山水风物幽美,古老文化酝酿出醇厚从容的民风人情,从这里可以看出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故D选项正确。A、B、C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知识拓展】文化之所以会对人们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主要在于文化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不会轻易发生改变,因此会对人们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当历史的尘埃落定,许多喧嚣一时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惟有优秀的文化会长留世间,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温暖和精神的慰藉。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

①优秀文化能陶冶人的情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着决定性作用

③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深远影响

④优秀文化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宁波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及2016东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于4月18日在宁波落下帷幕。文博会现场成交2.7亿元,意向金额4.79亿元;非遗展现场成交0.6亿元,意向金额3.7亿元。材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③文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突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当前,互联网日益成为语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给力”“吐槽”“拍砖”“雷人”……这些新词已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并有部分新词被收录进《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这体现了

①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

②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80年前的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数十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长征路线申报世界文件遗产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案》。代表们认为,红军长征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表现,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申报长征路线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征精神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性。

(2)请就如何发挥长征精神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功能提出两条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本届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2016年9月3日出席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的主旨演讲。习近平在演讲中指出,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材料二:习近平呼吁二十国集团成员立即采取行动:

第一,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各国要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多边主义,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和争端,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第二,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平等相待,既把自己发展好,也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好。加强在重大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建立健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人们深入交流,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以平等为基础,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新现实,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当前形势下,全球经济治理重点要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大局;共同构建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巩固多边贸易体制,释放全球经贸投资合作潜力;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合作;共同构建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以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目标,共同增进全人类福祉。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中国如何实现自身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